央广网

阡陌逐梦:增产 紧箍咒下的舞蹈(上篇)

2015-09-15 11:02: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实现了难得的“十二连丰”。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今年夏粮丰收时用到了这样的词“一样的丰收,不一样的增长方式,是农业的绿色增长方式。”“绿色增长”会不会成为今后是农业现代化的“新常态”?绿色增长模式和观念,要从一个个示范区落实到每一个种粮农民的生产实践中,还有哪些困难?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户李志平悠闲地坐在合作社的休息室里喝茶。

  降雨量大,灌溉渠里的水也很富足,顺着支渠源源不断地流向麦田。李志平知道,有了这几场雨,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小麦应该能丰产了。

  李志平:今年应该能收个六、七百斤,去年天旱,一亩地就产了一、两百斤。

  闻喜县是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一大县。在闻喜,丘陵占了七成多,而平川只有不到三成,旱地占了绝大多数。

  马路旁边,磨盘山下,岭西东村的芦勤学,守着自己的13亩半地已经过了大半辈子。打他记事起,家里的这片小麦地就十分干旱,附近没有水源,也打不了井。

  芦勤学:种着十几亩旱地,没有灌溉条件,能不能丰收全指着老天。从水源地方引水的话,成本太大,最起码要跑20公里以外去。从水库引过来,还要提高,还要用水泵,恐怕不太容易。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教授郑风田:我走访了世界很多国家,比如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跟我国差不多,但是它的耕地面积最少是我们的两倍,有水的地方就有地,有地的地方就有水,我们刚好匹配的很不均衡。

  调查专员:郑风田教授了解到的情况跟我们的调查结果一致。通过在全国十个农业大省针对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现场发放的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23%的受访者把水利建设放在提高粮食产量要素的首位。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在遇到大旱大涝时保障无力; 排水灌溉依旧是近三成受访者的心病。

  距离闻喜县380多公里的许昌县。陈曹乡尚庄村71岁的尚全铭戴着墨镜悠闲地在麦地里打防治蚜虫的农药,他的田块位于许昌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间平整的马路直通村里,在田块一角坐落着一座白色的机井房,离机井房大约三百米,停着一台长约50米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尚全铭说,麦田需要浇水时,这个机器在田里来回绕两圈就行。

  尚全铭:今年没有旱情,浇了一次。去年旱情,浇了四水。现在收种都是机械,多好啊。

  “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这个农田“三字经”是当地老百姓对高标准农田最形象的解释。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建好后,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土生土长的陈曹乡人郭乃雷最有发言权。从事农业工作已经八年了,回想起当年开发之初,老郭觉得,变化不能说翻天,但肯定是覆地的。

  郭乃雷:那就是从2005年开发之后,产量大幅提高,原来也就是600、700斤的产量。一涝、内涝,秋粮有时候都收不了。现在一开发,你看这沟渠相连,有水就可以排走了。

  如今,在许昌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小麦亩产能达到1000斤以上,比过去没建成前平均亩产增产达100公斤以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算了一笔账,我国现有的18亿亩耕地中,5亿亩是最好的耕,也是当前我们实现粮食增产最重要的保障。比较差的耕地也有5亿亩。那么处在中间状态的还有8亿亩。

  孔祥智:如果用10年的时间,把这8亿亩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对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改造这8亿亩谈何容易!闻喜县国土局副局长张祥民觉得,在十年九旱的闻喜改造高标准农田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祥民:咱们闻喜是缺水的地方,让咱尽量用地表水和地上水,不要新增地下水,因为咱们本来就是超采水的,所以我们这个项目现在就搁置下来了。

  因为缺水,丰收主要依赖打井。粮食越打越多,水井也越打越深。闻喜县西郭村邓保元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一辈子在家种地,可如今他却越来越摸不准这“地命”,不知道水井还要打多深。

  邓保元:现在都260、270米。小时候,水井就10多米深,趴在井上面,拿个水桶,把水就打上了。

  越打越深的水井让老邓心里没底,依靠超采地下水实现的农业丰产也让人不踏实。可是,缺水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利部农田水利司副司长倪文进直言不讳,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田只能靠天吃饭。

  倪文进:2015年4月15日《新闻和报纸摘要》“到了十三五末,我们的有效灌溉面积也只能发展到10亿亩左右,这跟我们18亿亩的耕地面积上比还有相当差距,40%多是永久性没有灌溉条件的,一种类型是即使建了以后将来的运行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财政不补贴运行的话就根本没法运行,另一种是地区水资源量不够,像我们西北内陆地区,有的是地。

  没水的地方盼有水。可是,有水的地方也发愁。明明守着高标准农田,偏偏用不上。

  2006年,河南许昌县陈曹乡陆续开始改造中低产田,乡干部郭乃雷看着先进的水利设施一点点建在田间地头。种田是容易了,可维护却成了大家的心病。

  郭乃雷:像我们建成了以后,维护费用很大。你说,井全配套,水泵毕竟是消耗品,坏了得修,这国家是没有给钱的。所以我们经常呼吁,财政能不能给农民拿出来一定的维护的费用。

  陈曹乡史庄村村支书史青民觉得先进的水利设施更像一只水老虎,得敬着、供着。虽然浇地的时候霸气威猛,要是发起脾气不干活、坏掉了,自己可真不敢动。去年,埋在地下的喷灌管道就坏了。

  史青民:去年收玉米的时候,轧坏了,轧坏了好几百个,,现在还没有修呢,跟上面请示呢,一个没修呢。你像这东西,现在都是有仪器,乱七八糟的。万一整坏了,咱不懂技术,整坏了那不就用不成了。

  调查专员:通过我们在全国十个农业大省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41.57%的农民认为目前水利设施利用不充分,存在浪费现象。58.7%的农民认为目前的机井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管理维护任务重,希望多加强专家指导和资金技术支持。

  

编辑: 洪越

阡陌逐梦:增产 紧箍咒下的舞蹈(上篇)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实现了难得的“十二连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