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评重点群体增收意见:促进结构性收入平衡

2016-10-25 10:1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激励计划,并提出要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的激励政策。

  这七大群体包括: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

  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差别化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高这7大群体的收入,解决部分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增收困难问题。并通过他们的带动,最终实现全体居民收入的增长。

  朱启臻:经济要保持活力,收入要有一定的梯度,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他的收入也应该有相应的差别。我们不是搞一刀切,搞平均主义,比如在乡村里面,有的人有技术,有的人有经营能力,也有贫困人口,这些群体的收入不能统一拉平,这样没有经济活力。这次这个文件,就是促进一种结构性的这种收入的平衡,指的就是有带动作用的人的收入有适当的提高,来激励他们的带头作用。这样情况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他们没有经营的能力,但是他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劳动做出贡献,就可以在科技人员的带动下,在新型农民的带动下,让贫困人口也解决收入问题。这种有梯度的、结构性的措施就是为了大家的收入都得到改善。

  《意见》指出,要充分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针对每个群体找准政策的切入点,通过“量身定做”的激励计划,有效地突破关键群体的增收瓶颈。

  《意见》提出的6大支撑行动包括: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提升、托底保障、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收入分配秩序规范、收入监测能力提升。同时要求要为实现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服务支撑、能力支撑和技术支撑等。朱启臻认为,地方政府要勇于先试先行,根据具体实际为重点群体提供不同的支持和动力。

  朱启臻:我们要完善保障和支撑体系,首先是适合发展什么产业的人,要给他们提供完善的相应的支持的政策,比如科技人员,要进行科技的培训,提供科技的信息,帮助他组织服务的对象。比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政府要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有完善的监测体系,也要看增加的收入是不是合理的分配到了各个群体之间,避免过去老板拿了很多钱,职工靠低工资低保障生活,这样的情况也不符合政策。通过完善监督体制,使新增加的收入,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管理人员和劳动者之间合理的分配,使大家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编辑: 孔明

专家评重点群体增收意见:促进结构性收入平衡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激励计划,并提出要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的激励政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