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们的市场在哪里|当农民遇到市场

2017-02-20 10: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新春伊始,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了,这就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也是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4个关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中国乡村之声曾经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连续详尽地解读过这份一号文件。这项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障有效供给。所谓有效供给,其实就是解决“种什么”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通俗一点说就是,“种什么”要根据市场走,价格要让市场定。

  农民只有通过市场的实际情况,指导自己的农产品种植,让自己的农产品受市场欢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值,实现增收。所以,市场成了今年种什么的指南针。

  对农民来说,市场是今年的一个关键词。一直以来,农民低头忙生产,却忽视了抬头看市场。丰收了不赚钱,农产品卖难,都成了老生常谈了。但是今年不一样了,党中央明确指出,一定要盯着市场搞生产,摸准需求做文章。如果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寄托了买方的希望,就像等着孩子的出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中国乡村之声春季广播论坛《我们的市场在哪里》的第一场分论坛主讲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部长刘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仇焕广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乃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

  刘通 《农民和市场中间还缺个经纪人》

  刘通:农村经纪人是社会需求进步的过程中,从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人,是社会分工的一个表现。我的老乡拉过来一车芹菜,他自己收的菜,自己打的捆,自己雇的车。出售的价格是一毛二一斤,比别人卖的都低,正好够他租车和市场吃饭的费用。回去的车钱都需要自己再掏。当时我跟他说,你这么辛苦不太值,还不如扔在地里。他说,我们家好多地还都有菜呢,我那块地是干净的,回去心里踏实了。

  当时我感觉生产者处境比较被动,就是因为缺少了帮助农民卖菜的经纪人。这里要牵扯到经纪人的收入问题。农民要想雇经纪人,就得付钱,如果不舍得出钱,就没人帮农民出售农产品,很有可能地里的农产品就会烂掉。等到农民认识到自己需要一个经纪人,也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时候,一部分人才能成全职的经纪人,既为生产者服务,又为收购商服务。

  仇焕广 《发挥市场作用要从了解市场信息开始》

  仇焕广:为什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因为现在的农业生产结构跟消费需求脱节。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市场在决定资源配置方面的力量没有发挥出来。例如西部的牧区很多牛羊肉产品质量非常好,但是卖不出去,主要是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市场建设不完善导致的。

  从农民个体来说,不能盲目的播种,要有对市场信息有自己的判断,当然农品可以跟一些企业签订合同然后生产,种粮大户可以自己建一些仓储设施。对于有特色的产品,可以跟一些销售商经销商签订供销合同,也可以通过网上直销等方式打开市场。

  政府现在也在改变,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提供信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觉得这个转变是对的。

  农产品卖难几乎年年都有,为何会有这种情况?

  刘通:第一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统一管理的生产权交给了生产者,销售则交给了市场,生产者和销售市场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第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天气的影响。第三,农业生产,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大小年的现象比较明显,今年菜价高,明年扩种,菜价低,明年减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农产品经纪人会发挥何种作用?可否不要经纪人,自己对接市场?

  刘通:现在的农村经纪人只是收购商的代理人,而不是生产者的代理人。卖难难在哪?生产者没有代理人,在生产过程中处在被动状态,没有话语权。

  仇焕广:应该正面看待经纪人的作用。经纪人在产品的运输、加工,分类、信息收集等方面花了很大的成本。大部分人还是需要经纪人来沟通的。

编辑: 孔明

我们的市场在哪里|当农民遇到市场

对农民来说,市场是今年的一个关键词。一直以来,农民低头忙生产,却忽视了抬头看市场。丰收了不赚钱,农产品卖难,都成了老生常谈了。但是今年不一样了,党中央明确指出,一定要盯着市场搞生产,摸准需求做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