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带一路中原文化|一张穿越千年的古画

2017-05-17 15:4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李鑫)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的文化、风物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书写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朱仙镇木板年画,是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它的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朱仙镇木板年画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它源于唐,盛于明清,一张张年画穿越了千年,穿越了历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今年92岁的郭太运说,因为所用的颜料均为植物、矿物等天然材料,内容取材于中国历史戏剧、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朱仙镇木板年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郭太运:朱仙镇木板年画在年画里面说是鼻祖,历史也悠久影响力也比较大,朱仙镇木版年画大部分都是寓意很好,升官发财,驱邪纳福。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第一步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凉干后,再用顶沸的热水冲洗;木板雕刻工具有刻刀、净缝刀、敲锤等二十余件;年画用纸,过去多采用毛边纸,现在多用传统的宣纸;高档一点的年画,人物的眼眸、胡须、服饰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达九遍。在开封市博物馆,郭太运仔细地介绍着里面的讲究和手艺。

  郭太运:我每天都来,老是放不下这个地方,就是现在不对外了我也来。我九个孩子,这个也不叫我来那个也不叫我来,要真正天天坐家也不行,我到家吃饭,还心里头老想着,惦记着我的年画。

  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时,朱仙镇木板年画衰落了。到1953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开封年画落入低谷,市面上基本见不到木版年画,手艺人纷纷转行。

  郭太运:这跟过去不一样了,北宋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先进的东西,现在都成历史啦。这个东西过去是到过年一贴一卖,雨一淋风一刮,明年他还来买着贴。现在又是收藏了,又是送礼了,印一张存到社会上一张,张三也有了,李四也有了,人家不再买了,你卖给谁?

  2002年,木版年画重新被国家重视了起来,并回归传统;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申请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郭太运没有想到的,此外,作为很好的工艺品,朱仙镇木板年画也吸引了国外游客的目光,借着“一带一路”这股东风,郭太运将年画中几近失传的矿、植物颜色磨制方法、6色调配方法传授给了徒弟们,让穿越千年的年画在恢复中不断传承。

  郭太运:收了三四个大学本科生,都跟着我十三年了,雕刻弄啥的都很不错。

编辑: 孔明

一带一路中原文化|一张穿越千年的古画

朱仙镇木板年画,是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它的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朱仙镇木板年画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它源于唐,盛于明清,一张张年画穿越了千年,穿越了历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