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春走基层|在京打工20年 城乡之间有温暖

2018-02-09 15:2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9日消息(记者高凡)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群候鸟,他们春天来到城市,寻找着自己的生计,到了春节又要回到故乡,一年又一年。每年的春运,既是城乡之间的往来,也是角色身份的转换,是重新思考未来的机会。

  今年春节前夕,我们的记者就跟随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郭海旺一起,历时近16个小时,从北京回到河南老家驻马店市范寨村。

  今年是农民工兄弟郭海旺来北京打工的第20年,这20年里,他从没离开过大学校园。1997年,这个从河南农村来的小伙子,第一次站在了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高校聚集区——五道口。

  郭海旺:那时候五道口有一个商场,卖腌的小辣椒咸菜,我五块钱买了一斤,吃一个月。那个时候虽然工资低,但真没感觉到怎么苦。

郭海旺在北京的宿舍

 

  20年来,郭海旺一直在北京语言大学后勤维修部工作,工资从一个月二百七十块涨到了四五千块,他也从老师傅的学徒变成了别人的老师傅。七千多个北京的日与夜,学校和他自己都改变了很多。

  郭海旺:21岁来的这,现在都41岁了。刚从农村来到这的时候,活儿不熟,不会干,跟着老师傅边学边干。如今老师傅都退了,学校领导都换了好几个,我自己成了老师傅。

  2001年春节,郭海旺第一次没回老家过节,而是托老乡把攒下的钱带回去给老人。学校放假,工作却不能放松,这其中有无私的付出,也有买不到票的无奈。一晃又到年根儿了,去年就没买着票的老郭,今年有了新招儿。

  郭海旺:以往过春节,我们得轮流着回家,有时候票不好买,要在车站排队一晚上。现在好了,都在网上买,我也在手机上下载了12306客户端。

郭海旺一家三口

 

  1月25日晚上,记者在北京西站候车室里与老郭一家三口汇合,也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北京的这些年,郭海旺并不孤单。媳妇儿余菊花2000年来北京和他一起打工,当年生下了女儿琦琦。最初和很多人一样,孩子生下来就被送回河南老家。但老郭两口子思来想去,还是在琦琦3岁时把她接到了自己身边,接到北京上学。当然,这并不容易。

  郭海旺:为了孩子上学,大证办了5个,杂七杂八的小证还办了十几个,真费劲。我自己学没上好,老家也没人能教她。在北京就算我们教不了,剩下点钱还能给孩子报个班,这才算是没让孩子留守。

  郭海旺一家三口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行李箱和两个背包,礼物买的也不多,“带着钱和孩子回去”就够了。不过,一直到临出发前,郭海旺还在担心家里的大雪。

  郭海旺:今天我爸给我打电话,说下这么大雪路上能走吗。我说,雪再大也得回去,打拼一年,就盼着春节回家和老人团聚一次。

  记者:琦琦,你回去最想见谁?

  琦琦:最想见姥姥,因为姥姥对我亲。

  记者:那你给姥姥准备礼物了吗?

  琦琦:给姥姥带糖了!

  记者:现在回家好像也不用专门带啥礼物了。

  余菊花:对,带着钱就可以了,哈哈!

  河南省驻马店市范寨村,距北京近900公里。这里有著名的小磨香油,也有郭海旺的家。经过一夜颠簸和周转,这条伴着大雪的温暖回家路,我和老郭一家用了15个小时,换乘了4种交通工具完成。

  记者:现在咱们从县城坐车去村里吧?

  郭海旺:对。

  记者:先去做公交还是直接坐中巴?

  郭海旺:先坐公交去汽车站,再坐中巴。

  记者:中巴还得坐多久?

  郭海旺:今天路不好,至少还得俩小时。

  范寨村有17个小组,光郭海旺所在的3组就有两千多村民,如今大多在外地打工。今年,郭海旺算是第一波回来的。我们刚一进村,他就和熟人一路聊了起来。

  郭海旺:嫂子!

  村民:啥时候回来的?

  郭海旺:俺刚回来。

  村民:今年回来的不晚啊!

  郭海旺:今年是回来的早。

  村民:回来了好啊,都回来了!这(指记者)是谁啊?

  郭海旺:这是一个朋友。

  记者:您好大娘!过年好!

  村民:过年好!

  范寨村从村东头到村西头走下来足有三站地,我们走了十几分钟,终于见到了郭家老屋和守在屋外张望的老人。这,就是郭海旺的“窝儿”。

  郭海旺:这是我爸。

  记者:大爷,给您拜个早年!

  郭海旺:我这屋比较简单,1994年那会儿盖的。这儿就算是我的窝了。

  记者:到了这就感觉到了家。

  郭海旺:对!外面再好,也没有自己这个破房子好。

  对于“家”,作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到:“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清贫如洗,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版珍贵的生活情节,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别人是无法看到的。”

郭海旺与父亲在老屋前合影

 

  在老屋前,记者提议给郭海旺与老父亲拍一张合影。郭大哥说,这是自己外出打工二十年来,第一次跟父亲合照。

  记者:一二三!爷俩都特精神!

  郭海旺:出去二十多年了,俺爷俩真没在一块合过影。

  记者:大爷,儿子回来高兴吗?。

  郭父:也不太想让他回来,回来咋弄啊,不多挣点钱家里没办法啊。

  记者:老人心里还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想让孩子回来,另一方面又想让儿子在外头有出息。

  郭海旺:对,多挣点钱。

新盖的二层小楼

 

  老屋依旧斑驳,而近旁却是另一番景象。紧挨着院墙的那一边,就是家里前些年新盖起的二层小楼,上下两层超过200平米。郭老父亲说,从住到吃,从没想过日子能过成现在这样。

  郭父:原来村里都是瓦房。

  郭海旺:最早也不是瓦房,我刚出去打工那会,房子上面是草、下面是瓦,墙里面是土坯,外面是砖。如今,变化是不小。

  郭父:从没想到能过到这个程度。

  回了家,最兴奋的还是郭海旺的女儿琦琦。见过爷爷和姥姥、姥爷之后,还没等吃饭,琦琦就已经跑得没影儿了。

  记者:孩子一回来就疯跑,闲不住。

  郭海旺:确实闲不住。

  走到村里的范寨小学前,郭海旺留下了一张和母校的合影。当年小学都没毕业的他,现在咬着牙把女儿接到北京上小学,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大可能性的未来,这也是他的奔头。

  郭海旺:来年的期待,就是在北京好好工作,让孩子在那好好上学,这是头等大事。现在岁数大了,想得更多了。

  余菊花:我们都没照过全家福,今年争取照一张。老人身体能健健康康的,这就是我最大的期望。

  采访那几天,驻马店的雪下得很大。村里不生炉火,在采访中记者经常感觉不到哪只手在拿着采访机,而这小屋里的祖孙三代,拉着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都乐得顾不上搓搓手。

  与此同时,在900公里之外的北京,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还在不断“晚点”。这座超级城市拥有超过800万的外来人口,郭海旺只是再普通不过的800万分之一。但是,谁又能说当这个“之一”、当个普通人就很容易呢?你需要保存有节制的梦想,需要保持有劲头地工作,需要接受有缺陷的满足。这些,都是生活里的成就。不论在哪儿,有爱、有人,就有家。

  在采访最后的离别时刻,记者也为郭海旺一家送上了中国乡村之声的新春祝福。

  记者:我们之前做了一个活动,叫“孩子,让我读给你听”,找了好多演员、主持人录了很多童话故事,放到了这个故事机里。来打开看看,这既是一个音箱,也是一个故事机。

  记者:琦琦,你可不可以给哥哥背一首古诗?

  琦琦:《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新春走基层|在京打工20年 城乡之间有温暖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群候鸟,他们春天来到城市,寻找着自己的生计,到了春节又要回到故乡,一年又一年。每年的春运,既是城乡之间的往来,也是角色身份的转换,是重新思考未来的机会。今年春节前夕,我们的记者就跟随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郭海旺一起,历时近16个小时,从北京回到河南老家驻马店市范寨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