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由“黑”转“绿” “江南煤都”变身“凉都”

2019-01-04 10:4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纪翔 张兆福 贵州台高峰 史力竹 王庆江)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有着“江南煤都”之称的贵州六盘水,曾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城,煤炭产业支撑着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色。

  近年来,六盘水努力跳出“资源陷阱”,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生态优势,从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着手,把昔日浮尘漫天的“煤城”,变成如今避暑消夏的“凉都”,实现了由“黑”变“绿”的华丽转身。

  进入贵州省六盘水盘关镇贾西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绿。然而,贾西村村民封舟宇介绍,就在五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石漠化面积高达40%的村庄,再加上大量的煤炭开采,贾西村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

  封舟宇:满路都是小煤窑,炼焦炭的也比较多,每天晚上都是一片“火海”,灰蒙蒙的,到处都是石头,水土流失严重。

  封舟宇的家乡记忆,也是六盘水曾经面貌的缩影。六盘水市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煤炭产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六盘水在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环境的污染,周边大量的钢铁煤炭企业,让这座城市常年披着一层黑色外衣。

  当地居民:以前穿鞋上街,回来就是脏的。

  当地居民:过去是煤都嘛,走出去到处是黑漆漆的,名副其实的。

  “江南煤都”的发展路到底要怎么走?思考过后,六盘水市开始用“绿色”改变“煤都”印象,城区、乡村都在厚植绿色林木、打造生态景观建设,让“煤都”反转演绎了“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园林生活。

  2013年,盘江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盘关镇贾西村注册成功,开始种植刺梨。五年过去,贾西村已经在6226亩山头种上了刺梨,带动了贾西以及周边的海坝、长地等三个村的600多名村民一起增收。村民任德旭的钱袋子也因此鼓了起来。

  任德旭:种地一年八百块钱,务工一天七十块钱,我觉得比种庄稼好。

  水城县猴场乡以前也是一个以采煤为支柱产业的乡镇。2000年,猴场乡发动老百姓种植红心猕猴桃。如今,一个小小的猴场乡,就有近5000户农户种植了红心猕猴桃。种了八亩猕猴桃的村民张艳喜滋滋的说,今年猕猴桃成熟后,她每天只用守在地边就卖了十万块钱。

  张艳:好多人开车直接到地里面来摘,有些老客户不用来,直接喊我们发快递给他。

  猴场红心猕猴桃的成功与推广,让水城县形成了一条覆盖18个乡镇的百里猕猴桃产业带。这一条产业带,以前也是水城县的煤炭主产区和工矿区。水城县东部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陈颖说,通过种植猕猴桃,这些地区真正实现了山川增绿与农民增收的有效统一。

  陈颖:近年来水城县大力推广猕猴桃种植,目前为止已达到10.4万亩的规模,覆盖18个乡镇、12.32万农户,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的有机结合。

  截至目前,六盘水全市累计实施的农业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左右,去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达111.8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3年的43.3%提高到56.94%,林业产值从30亿元增加到155亿元。

  除了构建绿色风景、打造生态农业,六盘水市还借力凉爽气候、喀斯特自然风貌以及民间文化为发展注入活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目前,仅辖区内的盘州市就形成了温泉养生、滑雪体验、体育运动、农事体验、避暑度假等旅游产品、业态类型,全市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50.64亿元,带动就业7284人。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说,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六盘水市变的是发展观念,不变的是发展初心。未来,六盘水市将继续以“凉都+”的思维,坚持城乡一体、农旅融合、产景互动,构建“全域景区、全域旅游”格局。

  李刚:下一步的旅游发展我们要实现两个转变,第一是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我们正在做北盘江全域游的规划,目标是要创建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第二是从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变,把业态进一步丰富,让客人能够留得下来。

编辑: 孔明

由“黑”转“绿” “江南煤都”变身“凉都”

有着“江南煤都”之称的贵州六盘水,曾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城,煤炭产业支撑着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