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起点上再追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3-13 16: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何鹏 陆明明)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又特别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讲话精神在社会各界产生热烈反响。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文章。

  一块几乎无法种植的盐碱地,一个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的贫困村,如何创造出上千万元的农业种植年收入?

  这道看似无解的难题,被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成功破解。

  杨莹:如果单纯种玫瑰,土地增值和农民增收还做不到那么大。这就要发展二产,会对农民有更多的带动作用。

  2009年,杨莹及其团队先后投资3.5亿元,租用三亚博后村盐碱土地2755亩,带领村民共同发展玫瑰产业,开发以玫瑰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特色观光项目。

  杨莹:除了化妆品、吃的饼酱茶以外,我们还在发展玫瑰文化,比如画玫瑰、写玫瑰等等。我们植入所有的产业,让农民自己动手来做。

  几年的发展让杨莹充分意识到,只有从农业供给端发力,让农产品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才能更快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益。

  杨莹:我们把玫瑰产业植入到村庄里,家家户户都有。比如,这家农户没有特色产品,我就让他酿玫瑰酒。玫瑰酒是用当地的山兰稻酿的,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带动几十户农民种植山兰稻,产业链延长了,农产品就增值了。

  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正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释放潜力。在一些地方,盐碱地甚至成为了专门提供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的“金土地”。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看来,在修复后的盐碱地上导入一二三产业,实现盐碱地上的农业“新六产”,打造以“盐碱地农牧产业园”为落地形态的经济模式,能让农业效益实现成倍增长。

  沈志强:畜牧业可以不受盐碱地的限制。假设我们在盐碱地上养牛,五亩地养一头牛,就可以产生一万块钱的价值。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多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植物,还有一些抗盐碱的作物。种植之后,通过牛羊等过腹还田,形成循环经济,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肉蛋奶。还有一些植物可以吸收碱,种上之后每年从土壤中吸出一百克,加工之后还可以饲喂牛羊,还有一些树木、叶子、果子都可以利用。

  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乐平说,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西瓜走俏市场,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冯乐平:我们大棚里种的西瓜,已经从趴着长变成立体栽培;由以前的一亩地种500个,到现在的一亩地能种1500个,效益翻了一番。我们不仅开发了西瓜创意产品、衍生产品,还开发了印字瓜、盆栽西瓜等特色产品。西瓜现在形成了特色产业,也形成了特色产品。现在我们的西瓜,不光可以吃,还可以作为观赏的景观植物。

  从水果到文创产品,大兴庞各庄西瓜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冯乐平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停步,未来还需要在西瓜种植上加入新的内涵,将现代农业和科技、教育基地、乡村休闲旅游、大健康产业等融合发展。

  冯乐平:现在城里人下乡采摘西瓜,已经成为一种休闲体验的生活方式。我们乐平御瓜园每年接待观光采摘的人数达近百万人次。现代化设施农业也使我们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更体现在立体栽培、多层覆盖等技术变化,也使市民采摘生活丰富多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还得学会做减法,调减落后的产能。这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的“金科玉律”。

  陶勋花:我们村素有“花木之乡”的美名,但传统的花木产业已经饱和了,亟需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是我们转型做小微盆景,发展阳台经济。原来一亩地只能种几十株桂花树。现在种植小型盆景后,五分地的效益就能达到以前十亩地的效益。一是节约成本,二是化肥、农药用得少,而且产品销得非常快,一盆卖几十块钱到两百多块钱不等。

编辑: 孔明

新起点上再追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讲话精神在社会各界产生热烈反响。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