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记者调查|“三夏”生产变迁:从大忙到从容

2019-06-09 11: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记者刘璐 贺威通 张毛清 襄阳台汪海峰)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又是一年麦收时,近日记者在湖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从曾经的“烈日当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到如今的“‘三夏’大忙变不忙,只见机器难见人”,随着农业机械参与农业生产,如今的夏收正在发生着改变。

  科技正改变着“三夏”农业生产方式:麦稻共生直播稻新技术运用、油菜机械化收割、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种植管理,农业生产正在实现提质、增效。

  俗话说,苗好一半谷,秧好半年稻。种水稻,千百年来都少不了育秧、插秧两个步骤。可在湖北宜城鄢城办事处周岗村,江刚德在自家几亩水田里却有点偷懒,今年,他是直接把稻种撒到了田里。

  周围村民:解决了插秧难的问题,简单轻便。

  江刚德采用的是麦稻共生的直播新技术,这种技术完全摒弃了传统水稻种植泡种、下秧、插秧的程序。只需在小麦收割前,将水稻种子拌上防虫鸟啄食的药剂,直接撒到麦田里就完事了。老江算过账,这种新式种植技术,省工节本还不求人。

  江刚德:不用耕田了,这得省百把块钱,插秧人工费,再省三百多块钱。

  这种像种麦子一样种水稻的直播新技术,刘猴镇种植大户郑桂红,早已尝到了甜头。

  郑桂红:增产一百多斤,米质也非常好,亮晶晶。

  科技改变的不仅是播种方式,还有收割模式。进入6月,湖北的油菜已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在湖北襄阳市襄州龙王镇阎营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500亩高产油菜正在进行机械化收割。

  襄州区龙王镇闫营村村民杨连喜:机收省力,省工,各方面好处多。

  相比水稻小麦顺利的收割机械化推广,这些年来,襄州的油菜收割主要靠人工,效率比较低。

  襄阳市农科院油菜研究室主任白桂萍:油菜机械化普及37%左右,但效率并不很高,原因是由油菜这个作物自身的一些特性。

  油菜是由下到上逐渐成熟的,这给机收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襄阳市开始推广分段式收割,先用机械割倒,经过晾晒后再由机器捡拾。在油菜主产区南漳,当地就通过优化装备结构,农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出了分段收割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及油菜整个生育过程中的灭茬机、播种机、无人植保机等一系列新机具。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一一得到破解。

  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心成:在油菜生产中,我们与华农大、襄阳农科院加强了农机、农艺融合,在油菜喷洒混合剂等方面加大了技术推广力度,促进了油菜的增产。

  目前,仅南漳就已拥有湖北名泰、襄阳祥盛等4家农机企业,产品涵盖播种、栽植、耕整、收获、脱粒、加工、烘干七大类近百个产品,年产销超过6亿元。正是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人关注播种、收割,就有人关注田间管理。眼下正是山西省南部地区小麦扬花灌浆的关键时期,在运城市夏县胡张乡,正在使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喷洒作业的是夏县第一个成立家庭农场的小麦种植户谷王学,他家种了700亩小麦,其中80%都是旱地小麦。用无人植保机取代人工作业,上百亩的小麦,只用半小时就能完成。今年,他还新添置了两台行走式喷灌机,对旱地小麦实施精准灌溉。

  谷王学:原来每天浇5亩地,现在用机子每天能浇20亩地,同样的电费能浇3遍水,比原来产量能提高200斤以上。

  自动化、智能化管护不仅省时省力,还节水节肥。夏县农委技术站站长李淑能告诉记者,推广应用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新技术,小麦产量逐年提高。

  李淑能:勾播机进地之后可以把种子开沟、施肥、镇压、播种,一次性就完成了。

  麦收时节是对农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阅。据了解,当地还创建了三个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点,进行优质新品种的试种和示范推广。在夏县的小麦新品种示范点,种植有12个小麦新品种,通过试种和展示最终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质量、高产量的小麦新品种,在全县进行推广。

  夏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张海明:连续五年,我们筛选的品种已经在生产中使用达到10个以上,我们还引进了富硒、强筋、黑小麦等品种,使小麦生产提质增效。

  目前,夏县小麦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均达到100%,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

  如今劳作在“三夏”,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愉悦。在山西永济市卿头镇宏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正在对所有参加夏收作业的农机具进行检修调试和维护保养,并提醒农机手备足易损坏的零部件;下一步,准备在核对证件、进行登记后,向农机手发放跨区作业证,为跨区夏收作业做好充足准备。

  永济市宏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社长吕永社:合作社现有小麦收割机22台、拖拉机27台及各种农机具,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作业前检查、审验,随时准备参加“三夏”作业,合作社已领取跨区作业证22个,这些收割机在本地收割完后,随时准备参加北上跨区作业,就要忙着小麦收割了。

  夏收“农忙不见人”,在由南至北的水稻和油菜、小麦的夏收作业中,各种农业机械粉墨登场,使得劳动力数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都大大变小、缩短,抢收抢种的紧张感已经不存在,永济市农机服务中心主任焦裕平告诉记者,农机在田地里唱了一出“三夏”大忙亦从容的大戏。

  焦裕平:我们永济农机中心及时成立了机收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机收调配组,安全巡查组,后勤保障组,各乡镇农机部门也组建了应急机收队,全力保障夏收小麦机收任务落实。

编辑: 孔明

记者调查|“三夏”生产变迁:从大忙到从容

又是一年麦收时,近日记者在湖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从曾经的“烈日当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到如今的“‘三夏’大忙变不忙,只见机器难见人”,随着农业机械参与农业生产,如今的夏收正在发生着改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