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今年的“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依然聚焦贫困,并将“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确定为活动主题。
农村贫困恶性循环的表现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所谓的“贫困—生态”怪圈。贫困是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之一,为了满足因人口增长对食物和能源的需求,不得不依赖开垦更多土地的办法,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使得生态系统更为脆弱、生产力水平降低、抗干扰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贫困。
显然,要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关键。过去10多年的发展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可资借鉴。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9~2014年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的实施,初步建立了包括14个国家32个遗产地在内的保护网络,积累了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成功经验,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文化丰厚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这里所称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劳动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
从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32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看,这些生产系统多数处于贫困地区,即使是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或者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也多是处于经济“相对贫困”、生态较为脆弱的地方。但这些地区存在一些“比较劣势”的同时,也有着许多“比较优势”。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GIAHS的五个基本标准说明了,这些传统农业生产系统提供了保障当地居民食物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的物质基础;具有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与景观生态价值;蕴涵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管理、景观保持等方面的本土知识和适应性技术;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宗教信仰和艺术等方面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态智慧与景观美学。
因此,这些“贫困”地区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除了建立针对这些地区的生态与文化补偿机制外,还可以根据这些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业物种、生物资源、文化习俗、农田与乡村景观,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与文化旅游以及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使农民从“农业生产者”转变为“产业经营者”,使农事活动、农田村落、传统习俗转变为发展生态与文化旅游的资源,使原来自给自足的农产品转变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旅游纪念品。
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农民伍丽贞一家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伍丽贞所在的龙现村蜚声海内外。伍丽贞瞄准这个商机,在种稻养鱼之外,还加工田鱼干、制作农家酒,开了渔家乐,年收入已从10年前的几千元达到目前的近百万元,一家人在村里盖起了5层的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还在县城购置了一套高级公寓。
位于贵州、广西和湖南交界的从江县也是个成功的例子。这个多民族山区县至今仍然保留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稻田养鱼养鸭的生态农业模式,并于2011年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个原来的国家级贫困县充分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以从江香禾、从江田鱼、从江香猪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以农耕文化、梯田文化、禾晾文化、传统村落和民俗文化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民俗文化旅游与农业观光旅游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