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承载华夏文明的“气象记录仪”

2016-12-13 10:32:00 来源:农民日报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消息传出后,瞬间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具体展示,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不断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周兵还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最早形成于黄河流域地带,实践当中,我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需对二十四节气适当进行调整,用于指导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同时,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节气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全国早春到初夏的节气平均提前了6-15天左右,夏末到初冬节气推迟了5-6天左右,大暑增加了将近8天。

  那么,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二十四节气是否过时了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朱定真的回答是否定的。

  朱定真向记者解释其中原因:首先,整个大气运行的规律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其次,不同地方的人们对照二十四节气仍然可以找出对应的规律,特别是农事活动规律,甚至有时候一些谚语反而更加实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还有,即便是现代科学,监测手段进步了,预报精细化水平提高了,但对天气现象的把握仍然没有达到100%准确。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来长期观测天气气候与生产生活的经验规律总结。现代气象学常使用统计学原理,从尽可能多的样本中找出规律,这与古人总结二十四节气的原理是一样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毛留喜认为:现在二十四节气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下的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仍深受农民朋友们的认可和喜爱。

  一些农谚如“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等节气谚语朗朗上口广为流传,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依据。

  事实上,二十四节气虽然发乎气象,但其意义已经超越气象,具备了更高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是承载华夏文明的“气象记录仪”。朱定真说,二十四节气本身属于中华文化。关于二十四节气有诗词、谚语、歌谣以及配合节气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些围绕二十四节气派生出的文化生活,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专家们希望政府部门,以及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播中来,群策群力,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媒体渠道将节气文化呈现给公众。关于节气的文化习俗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指导均有很强的科学道理,传承本身也是吸引大家来探索中华文化的奥妙,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编辑:王肖军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气象专家;太初历;气象记录仪;华夏文明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比星座更精细 “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日前,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历法体系是中国又一令人惊讶的先人智慧,不仅在几千年来推动着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还体现了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人的一些精神特征和哲学思想也源于此。

2016-12-09 18:11:00

二十四节气与物候

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物候是指动植物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协同进化而形成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二十四节气确立后,成为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我国古代很讲究节气物候,流播在神州大地的节令农谚很多。

2016-12-09 13:31:00

二十四节气:激活古老文明的现代价值

尽管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没有像其他非遗项目那么“火”,在各类非遗活动、传承人的认定等工作中,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很少。应当结合文化景观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实现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

2016-12-07 15:4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