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桦南县创新实施“1+8大扶贫”模式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2017-08-01 17:09:00来源:黑龙江日报

  桦南县牢固树立“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理念,聚焦精准抓攻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走“内生式”精准扶贫道路,创新实施“1+8大扶贫”模式,以“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全力做好“八个结合”,撸起袖子拔穷根,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产业转型农业调结构相结合

  桦南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全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了做优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做大新型建材、做全现代服务业、做强新兴产业“四大现代产业体系”。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重点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6项,签约总额38.8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1项。复工产业项目14项,均为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了华腾食用菌标准化研发中心、德昱成肉鸡深加工、蓝谷均衡营养餐粉、龙垦肉驴全产业链、华叶恒源有机农林产业园等一大批产业拉动力强、就业岗位多、脱贫效果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有力促进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启动实施了“双十一百”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重点建设高标准示范带10条、示范区10个、村级示范园100个;建设千亩以上标准化蔬菜生产核心示范基地10个;大力实施林下经济“3663”计划,发展紫苏15万亩、黑木耳1.1亿袋、坚果林1.3万亩、浆果林1.6万亩、中药材8500亩。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国家级示范村2个、重点示范村30个。坚持把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快生猪、牛羊、肉鸡、特色养殖全产业链发展,畜禽饲养量分别实现生猪75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14万只、饲禽3000万羽。全面构建了“东林西稻、南瓜北畜、中部蔬菜”农业产业布局。同时,按照“农户无风险、贫困户稳定增收、企业持续发展”思路,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整合产业扶贫资金1.42亿元,重点谋划5大类20大项83小项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了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扶贫全覆盖,初步匡算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可达千元以上。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和贫困户增收捆绑,健全产业链、价值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在参与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不再返贫。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

  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企业上市即审即批优惠政策,研究制定了《桦南企业IPO及新三板挂牌优惠扶持办法》,加快推进了德昱成实业集团、圣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蓝谷集团、华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上市进程,恒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深圳金雅福集团、北京桃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地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建筑安装公司等外来企业,正在积极申请办理注册上市。方正证券与桦南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辟了方正证券走进桦南“智·富大讲堂”。建立完善了桦南县APP外出用工就业平台,全力打造“九八九”转移就业品牌,依托北京东方倍优天地等企业建设“九大精准转移就业脱贫示范基地”,培育了月嫂、护工、厨师等“八大培训品牌”,在北京、哈尔滨等地建设“九大贫困人员就业转移输出服务站”,实现639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积极拓展“互联网+”新模式,建设了与京东合作的铂胜云农电子商务产业园,构建了“1+10+100”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入驻电商415户,农产品上线数量120多种,有效促进了“互联网下乡、农产品上线”。健全完善金融扶贫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积极承接农村信用社扶贫再贷款1亿元,已发放贷款4700万元。累计为2.5万外出务工贫困人口投保意外伤害险75万元。投入44.9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20.3万亩土地实行农业保险全覆盖,帮助支持贫困群众抵御风险、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建成1.4万平方米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单位43个,设立审批服务窗口108个,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查处影响破坏发展环境案件1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0人。真正做到了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解决企业和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相结合

  桦南县紧紧围绕增强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启动实施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三权分置”,通过资产重组、股权量化、折股到户等方式,确保贫困户有“股”可拿,有“红”可分。全县有集体收入村97个,其中5万元以上村21个、10万元以上村7个。坚持先试先行,研究制定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后增加部分土地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实测后增加的47万亩土地,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400万元。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最大限度提高贫困户利益分配时分红比例,在利润中提取10%公积金和公益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10%用于特别困难贫困户生活补贴;8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保障了贫困群众稳定受益。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等模式,大力发展电商微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棚室采摘等新业态,加快推进福山观光采摘示范园、梨树水稻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切实增强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同时,积极扶持致富能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1733家、家庭农场286家,通过带地入社、托管服务等形式,让贫困户获得保底、二次分红等收益,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合作社打工或发展非农产业增收,加快摘掉贫困帽,消除“空壳村”,全力做到决不让一个贫困村、一户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掉队。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

  桦南县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在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基础上,同步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食品安全城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启动了为期3年的“美丽桦南从我做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全面提升了贫困村文明程度和贫困群众文明素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了文明向上的民风、村风、乡风。深入挖掘培育各类道德模范典型,成功选树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盛春德、全国最美家庭陈淑梅、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刚金仆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先后有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荣登龙江好人榜,全力打造了“好人之城”。广泛开展文化“三下乡”、科技进万家等活动,192个行政村全部建设了农家书屋,新建综合文体广场113个、完成配套文体设施130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500多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200多场,不断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真正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全面激发了内生动力,有效解决了精神贫困问题。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相结合

  桦南县聚焦贫困群众所思所盼,坚持把好事实事办到贫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2.4亿元,补齐短板、兜牢底线,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结合《桦南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精准脱贫“1+15”配套文件,大力实施基础保障、产业增收、转移就业、教育扶智、健康覆盖、金融扶持、低保兜底、社会帮扶等8大脱贫攻坚路径。重点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金1.53亿元,新建教学楼12栋、3.4万平方米,维修改造2.1万平方米,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完成;投入1966万元,全面落实了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投入2739.3万元,资助各学段贫困学生10083名,有效杜绝了贫困“隔代传承”。大力推进“健康桦南”建设,科学配置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投入资金9500万元,完成了县医院、中医院、120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9个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与业务用房建设。投入83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建设了村卫生室。投入1560万元,实行新农合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对贫困群众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补贴,实施“一免五减”等优惠政策,累计受益1.9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府贫困人口医疗健康基金,实行医疗兜底,减少了因病返贫情况发生。健全完善了“扶贫开发+农村低保+特困救助”社会保障体系,投入3525万元,临时救助贫困群众1.1万人;救助特困分散、集中供养贫困人口4402人;为10060名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同时,围绕增强乡镇管理服务、政治经济和组织保障功能,2016年启动了明义乡“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增加1乡4镇作为改革试点,调整优化“3办3中心”,在乡村建立代办站,创新“2+4”的“前站+后台”服务模式,提升乡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通了联系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桦南县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同,聚焦“全省一流、全市样板”目标,完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58个,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年重点建设26个美丽乡村,完善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确保村点出彩、沿线美丽。坚持从贫困群众最急需的水、电、路等问题入手,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及村级活动场所提档升级等方面,重点向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3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121户,发放补助资金1.7亿元,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5%。完成了8个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1587眼机井架电,对60个中心村进行了农网改造,改造线路505.6千米;改造危桥7座,通硬化路87.2公里,建设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82.9公里、农村公路47.1公里,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全面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

  桦南县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创新实施“五抓五强五提升”,即抓深学、强素质、提升理论素养,抓实做、强能力、提升学做水平,抓真改、强服务、提升工作效能,抓支部、强基础、提升政治功能,抓引带、强形象,提升表率作用,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深学实做真改,县四个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讲党课106次、参加学习讨论378人次;每月开展一期高端培训,共培训科级以上党员干部1.1万人次;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5100余次,集中参学面达100%。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在村级党组织、社区、机关分别组织开展了“四培五带”“五亮五做”“党员承诺、领岗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广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6800余件,全面促使了“学”“做”有机结合。全县各级党组织共查摆问题1241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抓实抓靠基层基础,选好配强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两委”班子,培养贫困村“两委”后备干部265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85名。3年投入1.5亿元,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先后改扩建村级场所89个、活动广场54个;今年新建扩建村级场所28个。落实千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6个和社区活动场所17个;今年落实千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3个。每年财政列支基层党建经费1400万元。3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升级,建立“两新”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26个,选派党建指导员33名,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重新充实调整驻村工作队,省市县三级选派党员干部249人,实现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109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派出了驻村帮扶工作联络组。建立县处级领导联乡包村包户制度,充分发挥工商联、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同省纪委、龙煤集团等6家省直定点帮扶单位沟通联系,为贫困村全部选派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人士担任的“名誉村书记”或“名誉村委会主任”,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深入开展机关走进基层、干部走进群众“双走进”活动,采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贫困村“1+1”结对、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1+N”帮扶模式,帮助协调申请资金6600余万元,实施致富项目230个,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3400余件,形成了脱贫攻坚最大合力。同时,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信息快速反馈、驻村工作管理、责任倒查追究等脱贫攻坚“七大机制”,实现了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契合、互动双赢。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相结合

  桦南县将脱贫攻坚作为改进作风的“试金石”,重点整治“五个坏作风”,全面树立“五个好作风”,积极开展“五好”主题实践活动,即争做信念坚定好党员、争做勤奋敬业好干部、争做为民务实好公仆、争做敢于担当好榜样、争做清正廉洁好表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新风正气,带头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2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保58个乡(镇)村。249名驻村工作队员吃住在村,走访贫困群众1.6万人次。在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工作中,结合县情实际,创新推广了“三四五六七”工作法,即在宣传发动阶段坚持做到“三要三知”、在信息准备阶段坚持做到“四进四准”、在走访调查阶段坚持做到“五看五查”、在审核公示阶段坚持做到“六审六评”、在规范档案阶段坚持做到“七填七统一”,切实做到了“五个100%”,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集中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查处低保救助、扶贫资金、教育医疗等领域腐败问题,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了力度、提供了保障、夯实了基础。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贫困村;方正证券;创新实施;微商;贫困户

桦南县创新实施“1+8大扶贫”模式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桦南县牢固树立“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理念,聚焦精准抓攻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走“内生式”精准扶贫道路,创新实施“1+8大扶贫”模式,以“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全力做好“八个结合”,撸起袖子拔穷根,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重新充实调整驻村工作队,省市县三级选派党员干部249人,实现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109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派出了驻村帮扶工作联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