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又是一年丰收时|记者带您感受各地“庆丰收”

2018-10-02 10: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金秋的到来,“三秋生产”在中原大地陆续展开。河南省多地因地制宜,探索农业智能作业,打造智慧农机信息平台,向农业智能化、信息化迈进。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助推农业丰产丰收的生力军。下面我们就到河南许昌看一看,那里的智慧农业是如何让三秋生产更“贴心”的。

   刘根生:“你看,这是一台深松机在地里作业的轨迹。能看到它所处的位置,是不是在作业,产量多少,GPS、北斗自动生成的……”

  在河南省许昌市农机局信息中心,技术研发企业——许昌雷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根生坐在操作台前,向记者介绍了正在鄢陵县田间作业的农机情况。大屏幕上,作业时间、地点、亩数等信息同步显现。

    刘根生:“打开手机APP,农民就能看到我们车辆所处的位置,智能终端既能自动测亩,也能自动计算粮食的产量,如果需要加油,也可以实现一键导航和一键呼叫。”

  不仅有收割机测产,今年秋收,农机手王志旭在农机上加装了深松作业监控终端,这边作业一完成,显示屏上就出现了作业面积:4.5亩。

  王志旭:“以前都是在地里跑来跑去的,现在机器在割的同时把亩数都测出来了,确实比以前干活来说,方便太多太多了。”

  许昌市农机局信息中心工程师张宏伟介绍,许昌市今年土地深松任务是36万亩,智能化的深松作业监控终端可实现作业机具定位、现场图像采集、作业数据收集和作业质量监测等信息同步获取,确保深松作业更加精准高效。

  张宏伟:“以前的作业模式,耕作的深度都是25厘米左右,常年作业,犁底层形成一层很厚的板结层。这样雨下了之后,雨渗不下去,都顺着地表流走了,把肥料也会稀释带走,不利于水土保护。”

  近年来,河南省传统农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正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而许昌就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探索者。如今,许昌市2200台联合收割机安装了智能终端,不仅能测产测亩,还能控制割茬高度;200多台大型拖拉机安装了深松监控终端;花生摘果监测仪、土壤成分分析仪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研发进展顺利,这些智能设备产生的数据都会同步汇聚到智慧农机信息平台。

    许昌市农机局副局长梁勇杰:“获得这个大数据以后,首先对各项农机作业究竟对粮食产量、粮食安全贡献率有多少,什么样的农机作业对粮食的增产率有多少,我们大数据之后就可以精准地确定。”

  河南的智慧农业让人大开眼界,而贵州遵义茅栗镇的庆丰收活动也是热闹异常。稻香鱼肥的时节,这里举行了有趣的割稻谷比赛和稻田捕鱼比赛等趣味农事体验活动,以此庆祝当地“稻+”产业喜获丰收。一起去看看。

  当天中午,在一块金黄色的稻田里,随着裁判一声“开始”,来自该镇九龙、花果、金山、银都、富兴、草香等6个村居的割稻能手们现场一较高低,他们4人一组,两人手拿镰刀、低头猛割,两人用“挞谷斗”收集谷粒。现场几百观众和游客为选手们呐喊助威,“加油”声此起彼伏,掀起阵阵丰收热潮。最终,来自金山村的4位选手获得第一名,他们在10分钟内共收割了153斤稻谷。

  村民李君花:今天高兴,人民群众都来热闹我们九龙五星,粮谷丰收 。

  村民李在寅:今天开心,参加这个割谷子,收成也可以,我第一次参加,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割稻激战正酣,一边的稻田捕鱼比赛也拉开序幕。在一块已经在收割完稻谷的水田里,由100名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报名参加的捕鱼者们时而弯下腰观察,时而伸手进水捕捉,时而用脚连连踩跺,他们都希望抓到自己能抓到最多的鱼。

  村民简正端:今天为我们抓鱼比较开心,已经抓到几条了,今年我们丰收了,我们老百姓心情都是非常高兴、快乐。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引得众人争相围观、拍照。欢声笑语飘荡在丰收的田野里。

  经过一番激烈比拼,捕鱼者们都收获满满,激情洋溢的欢呼声久久回响在这片稻浪滚滚的田野。其中欢呼声最响亮的当属获得第一名的九龙社区。

  据了解,茅栗镇依托当地气候、土壤、水系发达的优势,从2014年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发展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等“稻+”产业,实现了水稻生长无需人工除草,由鸭、鱼、蟹等对泥土进行疏松,并对蚊虫进行除灭,保证水稻的早生快发和蓬勃生长。确保了稻谷无农残、无污染,使大米更生态、更纯天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稻+”规模从2014年的500亩,发展到2018年的10225亩,预计产量500万公斤,覆盖全镇1800多户农户,预计户均可实现增收1500元以上。目前,茅栗山的“稻+”生态已经形成产业化、多元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势头,茅栗山“黔来稻”“籼禾谷”两大生态大米品牌开始走出遵义、享誉贵州、走向全国。

  茅栗镇党委书记黎茂伦:“现场有好几千人,老百姓参与度是空前的增长,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我相信他们的背后是收入的大增加,是民生的大改善,更加坚定了我们走生态农旅这一条路,我们坚信老百姓在这一条路上获得收入会越来越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强。”

 

编辑: 马婧婧

又是一年丰收时|记者带您感受各地“庆丰收”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金秋的到来,“三秋生产”在中原大地陆续展开。河南省多地因地制宜,探索农业智能作业,打造智慧农机信息平台,向农业智能化、信息化迈进。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助推农业丰产丰收的生力军。下面我们就到河南许昌看一看,那里的智慧农业是如何让三秋生产更“贴心”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