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猪年说猪,无话可说了?

2019-02-10 19:20: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准确地说是中国的民俗文化符号。所以每逢农历新年来临,一些有乡土情怀的文人墨客不免要为该年的生肖写上几句,传播民俗文化,寄托百姓祝福。这似乎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己亥猪年到来后,猪年说猪的文章并不多见。偶然读到一些著名作家猪年话猪的文章,也往往不知道作者在说啥,好像无话可说。文化人猪年不说猪文化,这真是一个现象呀。

  中国的生肖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比如猪,就是最亲民最形象最有社会价值的一个生肖。猪的性格和形象都是中国人喜爱的。肥头大耳象征富足,爱吃爱睡象征闲适。古人生活离不开的“五牲”、“六畜”,猪都排列其中,说明猪在南方北方的社会生活中都举足轻重。猪的人气也就被人捧起来了。唐代流行给赶考的学子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猪)笔题(蹄)名”。而民间更是用“肥猪拱门”等形象来象征吉祥。

  猪文化的登峰造极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虽然该书是明代人吴承恩所创作,但故事来源于“大唐西域记”以后900年的民间传说中。“猪八戒”这个形象是芸芸众生的艺术化身。它这个“人”用现在的话去评价最合适的一个词那就是“无语了”。而它却能跟着唐僧师徒一路走下来。人与佛患难与共,千余年感天动地。它不在意人类嫌弃它的丑陋,痴心不改肝脑涂地,从不会“吃不下,睡不着”。猪是与人类互动得最好的牲畜,也是人类寄托最多的一种农耕文化符号。《啥是佩奇》2019年1月17日播出后迅速形成“病毒式传播”。眼花缭乱中知道了它是动画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很期待,但很快就很遗憾,因为内容似乎与猪没有啥关系。《啥是佩奇》其实说的是一家人之间的“城乡差别”,三代人之间的“城乡差别”。

  那么,“‘小猪佩奇’走红,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IP?”有人这样发问了。IP的本意是“intellectualproperty”即网络协议。它的意思是能够将某一类型的现象转化为产业化的产品。这里说的“小猪佩奇”是《粉红猪小妹》,英文名为《PeppaPig》,是由英国人制作的一部学前电视动画片,由英国E1Kids于2004年5月31日首播后迅速走红。目前,已拥有800多个全球授权商,每年创造10亿美元的全球零售额。

  这是别人的“猪文化”,此猪非彼猪。2015年“小猪佩奇”进入中国后也迅猛占据了孩子们的视野。这一代孩子的“猪文化”记忆就是“佩奇”而不是“猪八戒”了。因为这代人让我们的祖宗不幸而言中:“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是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猪文化也在改写,甚至反过来写了。如今的孩子是“成天吃猪肉就是没见过猪跑”。看不见“猪跑”怎能对这种动物有感情?没有感性的认识,怎么能理解“猪八戒”?何况猪八戒不如“佩奇”单纯可爱呀。谁说中国的“猪文化”不会消失?

  2018年8月开始在中国流行的非洲猪瘟疫情给己亥猪年带来一层厚重的阴霾。欲说还休。该疫情110年来从非洲到欧洲再到亚洲,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疫苗。野猪虽然经过8000多年的驯化已经适应家养,但是到适应现代集约化养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欲速则不达。而建设适宜国情的发展模式则是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新思考。这个模式的主题应该是生态、和谐。

  中国的“猪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本文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乡村之声转载编辑:李沛//责编:杨滢//监制:汪群均

编辑: 孔明

猪年说猪,无话可说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