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须从供应和流通环节联合下手

2017-04-13 15:3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3日消息()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当前农产品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种菜的说菜价低不赚钱,买菜的说菜价贵,中间批发零售商也都说没钱赚。

  如果这样就非常奇怪了,就像现在云南种植的黄白菜一样,地头收货价每斤3毛,而运到广州的农贸市场,最便宜都要每斤2块钱,随口一算就知道有6倍多的价格差异。从田间到餐桌,蔬菜的利润究竟被谁动了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分析蔬菜利润的事:

  孙立武:蔬菜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成员,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些年来始终在触碰着我们的神经,表面看上去,田头收货价3毛,农贸市场同类型的产品最便宜都要2块钱,6倍的价格差异怎么能不赚钱呢?现实情况却是,种菜的说菜价低,买菜的说菜价贵,中间做批发零售的都没钱赚,那么钱去了哪里呢?

  实际上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要想实现购销双方的利益双赢,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蔬菜而言,在当前我国的蔬菜种植模式下要想实现买卖双方的完全均衡更是难上加难。

  从当前蔬菜流通的结构来看,菜贱的问题只能在供应端解决。首先,中国蔬菜的传统优势种植区,山东、河北、河南、江苏依然以小户种植为主,信息不对称、有信息无决策能力的情况极为普遍,盲目种植的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农户习惯性种植与跟风种植重叠出现,各品种优势老牌产区因为习惯问题不愿意更换品种,而老牌产区周边的新产区因为跟风选择新品种。

  解决菜贱的问题可以依靠土地流转,让有经营能力的人承包土地,增强对信息的重视,同时土地使用权掌握在更少的人手中,信息的采集也将更加简单和准确,信息的及时准确能令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地头价格稳定,终端零售价格也将相对稳定。

  从菜贵的角度来看。目前终端零售价格的70%-80%都是在蔬菜流通的过程中各项成本和利润,即使地头价是0元,终端零售价格仍将可能达到1元/斤以上,而且三批以及农贸市场等最后一公里内加价最多,可达到总流通成本的60%以上。大家看着最不起眼的路边卖菜的小摊却是蔬菜价高的最大推手,相反一级批发市场很多批发商亏损经营会经常出现,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是解决菜贵问题的关键。

  总体来看,解决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必须从供应和流通环节联合下手,没有一招鲜,必须要从稳定地头价、减少流通环节入手或许能够缓解目前的这种困境,实现蔬菜利润共分享,雨露均沾的局面。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