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未来玉米种植要兼顾天气和政策引导

2017-05-18 14:3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种玉米还是种大豆?是不少东北农民今年春播时面临的困惑。近期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东北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大豆和杂粮的面积有所增加。“种不种玉米”?农户经历了长期的徘徊和考量。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认为,玉米种植的未来,不仅要看天、看地,更要看政策的引导。

  孙立武:当实行了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2016年退出历史舞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而今,又是一年玉米备种的关键期,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今天是不是还种玉米,更加纠结,难以决断。引用鸡西某地一位农民说的话:去年种玉米,一元钱卖3斤,你说赚啥钱?农民这种困境,有啥办法?“不管赚钱亏钱,都要种田。先种上吧!”成了一些农民的心声。

  玉米被冷落,受益者是大豆和杂粮。5月初,农业部发布的供求报告显示,2016年玉米面积同比减少3.6%,2017年继续减少2.5%。随之而来的是,大豆的面积预计增长10.4%。虽然最终数据有待于实际验证,但种植结构调整已然成为定局。在桦南县,一位种植大户王队长说,自己家里有15垧地(200多亩),全队有1.8万亩土地,去年20%种大豆、80%种玉米,今年改过来了,20%种玉米、80%种大豆,已经很说明现实情况。

  王队长给大家算了一下成本,农垦的土地,地租没有下降,但补贴都归种植户。而当地农地的地租普遍降下来了。去年7000元的地租(每垧地15亩)今年就降低到4000元左右了。有的降低到3000元。预计如果玉米售价持平略亏,则地主、种植户今年各赚2000-3000元,其中,地主赚的是下降了的地租,种植户赚的是国家补贴。这其实也是东北大部分地区农民的真实写照。临储8年的结果是当地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以前种大豆、高粱、棉花等作物的土地大范围改了玉米。种玉米赚钱成为共识后,国家临储不堪重负,最终取消临储制度改为粮价补贴,没反应过来的农民在2016-2017年度欲哭无泪。

  很多农民都说种粮不赚钱。就算赚个三两年,只要有一年亏损,就全没了。就拿现在来说,看起来一垧地赚二三千元补贴,但其实一亩地的收益不到200元,只有种植大户才有利,这或许是未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必由之路:大量农户退出土地,转给大户或合作社种植。

  另外种植面积下降的年份,灾害也比较多,减产还很厉害。而且,只要有一年开始出现一些小灾,就可能出现很多次小灾,累积起来就是大灾。像今年东北地区降水减少,部分地区播种推迟,就要注意未来会不会有更大的自然灾害。一般来说,农产品如果要有大行情,需要连续两年减产才行。

  而玉米会否继续减产,其实是不确定的,由于国家临储还有2亿吨以上的库存,今年的出库压力又比较大,到七月前后,拍卖的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可能下降。如果抛储价格节节高,那明年的种植面积就会上升。

  本来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会大幅度减少,但是,三四月期货价格的上涨,又让一些农民增加了种植。如果今年农民种玉米再不赚钱,明年减种难以避免。假如天公再不作美,那2018年的玉米价格能不能“上天”?只能拭目以待。未来如何解玉米种植的难题,除了看天和看地,还需要有更多明确的政策来指引。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东北;玉米;杂粮;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