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农村文化消费 成扩大内需新引擎

2019-08-10 10: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从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的火爆,到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游的流行,无不折射出文化消费市场的新气象。文化消费已成扩大内需新引擎。

  与此同时,乡村文化旅游、乡土特色文创、农村院线的兴起,显示出农村文化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如何在提振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让农民的消费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

  徐春晖:前段时间下乡调研,我发现在不少村镇的街道上,电影院、图书馆、文化广场、电子书屋等文化消费场所越来越多,来看电影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大街上也总能看到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而以前“脏乱差”的路边小店已经成了电商便利店。近年来,山东等不少地方通过整合文创、文娱、旅游等资源,鼓励当地特色文化项目集聚化、产业化发展,打造集文化生产、消费、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平台,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思路。

  如何提升乡村文化消费能力?我觉得第一点就是文创产品不能少。当传统农业遇到文化创意时,农业会变得更加时尚,更加充满诗意,也更能体现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性。我认为市场最渴望的文创产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比如要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包装要有文化气质,产品要有核心的品牌。

  文化消费在提升乡村文化消费能力方面的第二点是特色文化旅游不可缺。文化是旅游的魂,乡村休闲游之所以有吸引力,正因为乡村有着最广泛的民俗文化。注重乡村文化的挖掘,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特色才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所以说,乡村文化的提炼,需要吃透这些隐藏在乡村背后的风貌、传说、历史或人物,才能更好地选择符合且独特的文化属性,打造一个乡村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山东威海就以“乡村文化”来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要颜值更要有气质,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还有一点就是发展乡村“夜经济”,开拓振兴新维度。近年来,不少地方就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夜经济”,通过举办多种节庆活动,让游客留得住;亮化工程,激活“夜经济”。这样一来,不光是旅游人数剧增,而且当地的农副产品、服务业的收入都有明显增加。此外,不少地方也积极开展文化下乡、乡村振兴大讲堂等活动,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方面,我觉得还是要依托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民俗活动,丰富夜间乡村文化娱乐业态。比如打造乡村主题夜游、民俗活动夜间表演、娱乐夜游、灯会、美食街夜游等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与学习性强的夜间经济业态。

  但是,在乡村文化产业消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缺陷、乡村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不理想、乡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不足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要求我们政府部门应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丰富载体、扩大影响,来做大乡村文化这块蛋糕,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还应加快建立起以社区、乡村为基本单位的文化产品供给和消费的可持续模式。2018年,山东省就建10个文化消费示范县,来加强县乡村文化消费场所建设,来满足和激活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只有激活乡村文化市场,增强乡村文化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够不断提振农民文化消费信心,提升文化消费整体水平。

编辑: 杨祎

漫谈|农村文化消费 成扩大内需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从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的火爆,到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游的流行,无不折射出文化消费市场的新气象。文化消费已成扩大内需新引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