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讲排场重声势的下乡送温暖是作风不实的表现

2017-02-28 11: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新春时节,某单位集体下乡送温暖。大部队40多人,三天活动两天在路上,走访贫困户、看扶贫项目、帮扶签约加起来不过半天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乡村之声评论员魏永刚看来,这样的慰问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变味。下乡送温暖,并非简单的送钱送物,干部下乡,也不是去乡村旅游,干部下乡就是要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解决问题。

  魏永刚:下乡从来就是干部工作的一种常态。但是,如何下乡现在却面临一些新情况。过去,交通条件差,乡下艰苦,怎么下乡要费思量,因为下乡是个苦差事。现在不同了,不仅村村通了水泥路,而且农村逐渐美起来,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多起来,因此,有些干部把下乡当做“乡村游”,找各种理由,打着不同的旗号,往乡下跑。媒体报道这种40多人下乡送温暖,3天活动两天在路上,就是其中之一。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再加上脱贫攻坚送温暖,许多部门确实有很多工作需要下乡,而且还得进村入户。但是,干部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下乡?下乡究竟应该干什么?从根本上看,干部下乡就是要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解决问题。所有的下乡活动,都应该奔着这个目的去。下乡的目的要明确,形式要简单。古人讲写文章,说“惟陈言之务去”,干部下乡也得围绕中心,“惟俗事即务去”。

  讲排场,重声势的下乡送温暖,看似是对民生工作的重视,其实是作风不实的表现。放眼一些地方,无论是不顾天寒地冻、找来群众表演节目热场,还是安排被救助对象在路旁早早排队等候,将扶贫慰问硬生生搞成形象工程,无疑都是对送温暖的最大曲解。

  魏永刚认为,如果下乡慰问,只是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这样的下乡,还是不去的好。

  魏永刚:干部下乡该“去掉”的有哪些呢?就当前情况看,至少有三个方面:游山玩水的念头要去掉,不能借下乡去乡间旅游;迎来送往的接待要去掉,不要一心想着去乡下放松心情,却让基层干部群众增加负担;不计成本的形式主义要去掉,几十个人送温暖,三天两头在路上游走,这增加的是经济损失,失掉的是群众信任。

  干部下乡,也需要好作风。干部怎样下乡,折射出的也是作风素质。如果下乡带着放松心情、游山玩水的目的,那么,给群众留下的将是一片骂声,自己带回来的也将是一身疲惫。这样的下乡,还是不去的好!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下乡;慰问;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