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让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活力

2018-01-03 11:2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这次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了部署。

  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什么是要素市场化配置?它与产权制度之间有哪些紧密的联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又起着怎样的重大作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优化城乡间的协调发展,而产权制度的完善则为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国英: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这些要素如果通过市场来配置,可以提高效率。

  通过市场引导,能够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方向,使得城乡之间最短缺的要素能够得到满足,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但是资源配置,需要把资源的权力边界分清楚。比如有一块地,不知道是谁的,那市场流动就会很困难。所以要素的权力边界要清楚,也就是完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主要是明确产权的归属,产权的相关责任,产权所产生的收益分配如何决定。这些事情说清楚,法律上规定清楚,市场配置才有可能性。

  所以这个改革意见,肯定对乡村振兴有基础性的,重大的意义。

  党国英表示,事实上,我国针对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产权制度的完善,已经做了多种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党国英:农地方面,在土地承包制改革以后,逐渐形成了“三权分置”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通过改革实践,对这三方面的权力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对农村土地流转,对规模经营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的竞争力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是发展股份合作制度。把资产分成等额的投入,然后作为股份分给农民。这种做法让每个农户资金的份额十分清楚,资金的收益十分清楚,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做决策,表决,都有了好的办法。

  再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建设用地,我国在几年前开始安排“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通过这几年的改革,不断探索,不断调整改革的目标,允许各地主动做出一些探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归根结底,市场资源化配置和完善的产权制度相结合,就可以让拥有要素的主体获得自由而有保障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发挥主体和要素的活力,而主体和要素的激活反过来能够促进市场的活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党国英:激活主体,拥有要素的所有者要给他在市场中自由活动的空间。他活了,他手里的要素才能活,他活了,市场才能活。具体说,要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然后让要素的拥有者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自由活动。然后,有了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有了要素拥有者自主决策的机制,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就会得到关于要素的合理定价。比如土地一亩一年的租金是多少,资本的利息是多少,打工,没有户籍限制,没有那么高的人为门槛的设置,工资又是多少。这样就形成了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条件,所以主体,要素本身和市场,都可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孔明 王肖军]

编辑: 孔明

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让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活力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这次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