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不能以“应考”心态看扶贫考核

2018-01-05 11: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河北、湖北、广西等7个省区省际交叉考核组即日奔赴被考核省,中西部22个省区市2017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正式启动。

  记者了解到,这次在考核内容上,增加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及贫困县摘帽和贫困人口返贫情况的考核。考核方式上,调整为三项,其中实地考核增加了媒体暗访考核。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介绍,前一段时间,关于考核评估造成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办收到了不少反映。夏更生表示:“减少是必要的,没有是不行的,我们要坚持最严格的考核标准不动摇。”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

  扶贫攻坚现在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两年,将有更多地方要迎接考核检查,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迎接考核检查,这对于贫困地区的党政领导也是一个考验。

  为了迎接扶贫检查,有地方采取了一些形式主义做法,也有地方为了能通过考核,一次次搞“模拟”,浪费了行政资源,耗费了基层干部的精力。所以,国务院扶贫办在考核指标设计、工作步骤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说法,把迎接扶贫成效的考核称为“迎考”。我想,如果以学生迎接考试的心态来对待扶考核,那恐怕就错了。

  在扶贫考核工作中有一条要求,扶贫成效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得到人民认可。一个地方扶贫成效如何,固然要看那些指标,要用数据说话,但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历史的检验,接受群众的检验。不能简单地把工作当作考试,只考虑自己如何得“高分”,甚至为了自己得“高分”,动用群众来“模拟”,来“备考”。

  扶贫成效如何,考核很有必要。但能不能通过考核,要把功夫用在平时,不能简单地研究“应考的方法”。尽管我们的考核制度经过了很多改革,但总难以做到十全十美。

  扶贫的成效究竟如何,归根结底还要看一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是取得了成效,看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不是得到了稳步提高。所以,我们希望扶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能以平常心看待考核,相信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只要平时用了功,总能“考”出好成绩。如果考核有失分,说明工作有欠缺。

  打赢扶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希望扶贫攻坚的一线干部都能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人民情怀。千万不要把双眼紧紧盯住“考核”。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专家:不能以“应考”心态看扶贫考核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介绍,前一段时间,关于考核评估造成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办收到了不少反映。夏更生表示:“减少是必要的,没有是不行的,我们要坚持最严格的考核标准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