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阡陌逐梦,不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从过去到现在不懈追求的担当和探索,让我们一起追寻金色的希望!

感谢各位嘉宾,以及现场的朋友们,同时也要感谢中国乡村之声农民观察员,同时还要感谢到场的各位同学各位同事,还有正在收听我们节目的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也感谢网友们的精彩留言,由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和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大国基础——中国农业发展金秋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2015-09-16 11:50 ]

[主持人]

谢谢,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三位拉到咱们的朋友圈里,随时随就可以有问题,咱们就来问,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问题就提到了,也感谢三位嘉宾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也共同讨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办法和出路,同时也一起畅想了无限美好的4.0时代,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时代即将到来。

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李克强总理也曾经提出过,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想通过我们今天的报告会也做为一个引子,能够让所有参与的朋友们,在心中更加清楚这样的一个思路,更加坚定我们前行的脚步,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 2015-09-16 11:48 ]

[蒋丹平]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促进信息的对称是科技的责任,刚才提到生产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对称,在这方面从科技的角度,我们主要支持相应的信息平台的构建,打造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民朋友了解相应的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和相应的价格信息市场信息提供一个平台。

在这方面科技部在科技项目支持里面,推动农村的信息无化建设,打造个省、地、县各级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方面做了些工作,也建了不少平台。刚刚谈到我们很多信息服务还不够及时,针对性还不够,滞后的现象,需要我们从网络的建设方面需要更加大网络信息的舒适搜集,在这方面我们有典型的案例,我们跟农业部,跟北京市共建了北京农业科技层,科技层里面对农村科技信息的服务专门建立了信息的平台,我们对北京地区这种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信息,包括以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主体的这么一个服务贸易和相应市场的信息供给和发布,提供了一些科技的支撑,我想你可以关注相应的网站,到时候也希望通过你刚才提的问题,我们下面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应的研发。相应数据的搜集,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 2015-09-16 11:47 ]

[农民观察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国乡村之声农民观察员马武广,我今天提问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农民都特别渴望及时地知道有关生产和市场的信息,比如说种植面积,种植种类、产量,以及价格的波动情况,但是往往国家权威部门的数据出来以后,已经过了农时,有的农民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现在我把问题抛给科技部的蒋司长。我的问题就是,现在国家有没有什么更强力的举措,让农民更及时更准确的掌控农业信息,谢谢。

[ 2015-09-16 11:45 ]

[主持人]

好,谢谢叶兴庆部长细致的讲解,那其实我们今天农民观察员朋友的也带着很多的问题来了,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有请一位农民观察员对话我们台上的嘉宾,哪位愿意?

[ 2015-09-16 11:44 ]

[叶兴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特别从子媒体上看到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反思什么时候到农村去,什么时候再回来,思考这个农村到底怎么样,现在的农村跟小时候在农村的印象反差很大,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跟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多多少少都差不多,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间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社会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些问题怎么治理,这问题确实是比较复杂。

我倒是考虑一下,现在的乡村它就是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要把乡村治理好,或者为国家的治理现代化奠定一个好的基础,那么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就是说现在乡村治理的功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最起码很多功能,它其实已经是从参差的范围剥离出来了,交给政府,比如很简单的,农村学校,以前是农民办让农民来摊派,通过摊派的方式,来办义务教育,通过摊派的方式,来新建乡村道路,通过摊派的方式,来供养无保户,那么现在好了,义务教育也好,乡村道路也好,无保供养也好,甚至农村低保也好,它也已经作用公共产品,交给公共财政,所以说现在村镇的好多功能都已经上来了。刚才合作社的负责人也讲,农民现在发动起来很难,靠他们发动也很难,需要村委来做组织协调协作,比如土地的整治,要高标准农业建设,要搞一些水利建设,这样涉及到一家一户干不了,这个时候恐怕就需要我们村委发挥作用,这个时候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劳务力又在外流,接近移民了,农村里面年轻的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都出去了,留下来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这时候就需要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

希望村委积极发挥,在村委发挥作用的同时,我们也提倡培育一些新的自制的载体,比如一些地方的成立这样的董事会,或者这样的董事会,将来我们一些新型的自制力量,这些力量成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传统的乡村治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要把一部分功能,应该更多的交给像城市一样,交给公众财政,消除乡村之间基本公共的差异,剩下还有一部分功能,希望我们村里面积极治理的,我们希望通过培育新的自制组织,以及希望通过改进工作,把留给村里面,能够更有效的完成,通过这两个方面我希望能够把我们农村现代化过程中间要付出的那种代价,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谢谢大家。

[ 2015-09-16 11:37 ]

[学生]

主持人好,三位老师好,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农业管理学院博士生何金伟,做农业一些方面的研究。我今天提问的问题可能是关于咱们的农村现代治理,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治理,生产目前,咱们是农村的治理的形式也比较复杂,对咱们目前的这种治理的机制产生一些挑战,我们具体来说的话,像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加剧了农村的治理,比如说农村青少年的老龄化的形势也比较严峻,就想提问一下叶部长,在现在这个背景下,怎么看待说的这些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有什么样的建议。

[ 2015-09-16 11:35 ]

[主持人]

好的感谢蒋司长,今天我们在清华大学,在座的有很多清华大学跟农业相关的专业的同学们,我们的哪一位同学有问题吗?可以向我们台上的嘉宾提问。

[ 2015-09-16 11:34 ]

[蒋丹平]

实际上你已经做了一个回答,现代农业从3.0跨向4.0这个进程里面,科技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技术,互联网+都是其中核心的关键的一个技术。在中国发展这个从农耕文明到我们国家的资源辽阔东西部的差在这个进程里面是并存的和渐进的一个过程,但是东部地区发达地区在4.0的应用或者率先里面,会有先行的探索,我们希望东部能够带动西部,或者一些好的,做的前沿,做的好的一些企业,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在运用4.0技术方面能够做出典范带动东西部现代农业的发展。

[ 2015-09-16 11:33 ]

[记者]

我是中国乡村之声融媒体记者乔萍莉,刚才蒋司长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了农业4.0这个概念,这将给农业带来一场革命,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尝试,我国一些地区也出露端倪,那么现在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和发展不平衡等等,您认为未来中国特色的农业4.0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说物联网会不会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标配,还是会传统和现代并存的这样一个状态呢?谢谢。

[ 2015-09-16 11:32 ]

[主持人]

接下来的时间也交给我们此时此刻通过互联网正在关注着我们报告会进程的朋友们,有请我们的中国乡村之声融媒体部的记者来选择一位网友的问题来问一问我们在场的三位专家。看看网友们最关心什么问题,那位。

[ 2015-09-16 11:31 ]

[主持人]

好的,谢谢孙中华总农艺师。

[ 2015-09-16 11:30 ]

[孙中华]

在回答新华社这位记者提问之前,我先做一个说明,在今天这个报告会开始的时候,我们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就说收粮的形势怎么样,这个问题我事先没有准备,我当时的回答是有望增产,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增产,我刚才下去又进一步核实了一下,问了问我们有关的司局,现在我们农业部的看法是这样一个看法,就是丰收在望,还不能够发布说有望增产,因为现在秋粮还在收获当中,刚刚开始收获,像东北,东北是秋粮的重要省份,他们占全国秋粮的比重很高,但是东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叫早霜,如果是早霜早来一天就可以损失一个亿,你早来几天几个亿就没了,所以说现在还不能够肯定的讲,今年的秋粮一定增产,但是绝对是丰收在望的,不再遇到大的灾害还是有望丰收的,是个丰收年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新华社记者提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一次我们广大农民朋友和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共享资本进入农业的问题,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确确实实给农村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同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也有一些弊端,有的时候会出现只见农民利益的情况,甚至会出现非粮化、尤其租地的工商企业,进入到农村,有可能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针对这个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一些不足,那么中央的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简单概括就是既要发挥工商资本进入农村有利的一面,又要限制它不利的一面。

为此中央在一系列的文件里面,都有明确的要求,我在这里面读一下,决定里面是这样讲的,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粮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这是三中全会的决定讲的,这是鼓励的一面。

同时也有限制的一面,就是2014年11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湿度规模的意见,在这样一个意见里面明确提出来要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为了落实中央的这一些要求,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我们鼓励的是什么呢?鼓励工商资本重点城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的服务,并且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或者龙头企业+农场这一类的方式来带动农户和农民来致富。这是鼓励的。另外一个领域是鼓励工商资本发展两种种苗的繁育,建设高的设施农业,然后发展规模化的养殖,以及开发农村资源,对于直接租赁耕地,其实是不是太提倡的,我们提倡和鼓励的是前面这两大领域。但是也并不是就禁止工商资本租赁用地,但是要加强限制,加强监管,现在根据中央的要求,怎么来监管,要建立5个制度。

一个是叫租地上限的制度,你要租地,工商企业到农村租地的面积要有上限,你不能无限制的租地。第二个制度要分级备案,你到农村去租地,从乡开始,乡、县、市主要是这三级,按照租地的面积得要到也许部门或者政府去备案。

第三个制度要审查,要审查它的通知的项,审查它的资格、能力。

第四个叫风险保降金,万一以后租用地保证不下去了,用风险保障低来弥补农民租地的损失。

另外还有叫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农业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就专门制订了一个文件,叫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用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感兴趣的农民朋友你可以到农业部的网站查这个文件,对工商资本到底是鼓励它干什么,限制又限制的是哪些方面,什么来限制,现在从政策上应该说比较明确了。我对这位记者的提问我就做这些回答。

[ 2015-09-16 11:29 ]

[记者]

您好,我是新华华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孙总农艺师,刚才片中也提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那么这两年工商资本下乡确实带来了这些要素,但是现实当中也造成了挤占农民利益还有就业空间的问题,带来了非粮化和非农化,那么您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呢?谢谢。

[ 2015-09-16 11:27 ]

[主持人]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农民观察员朋友们以及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和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现场。在这儿要感谢刚刚向我们在座的所有来宾,以及我们正在收听节目的听众朋友们,做精彩报告的三位专家,同时感谢我们现场的观察员朋友,以及刚刚在台上和我们三位专家共同来探讨分享他们感受和困惑的胡良坡以及我们的记者李雨楠,那在一开始,我们也跟大家汇报了,我们今天的报告会,也通过央广网正在进行全程的图文的直播。接下来的时间,我想把时间也留给现场的朋友,以及我们央广网的网友朋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向三位专家提出。

我们先有请我们的媒体朋友。

[ 2015-09-16 11:24 ]

[主持人]

其实胡良坡和我们嘉宾对话之后一定是更加有信心了。有请李雨楠和胡良坡到台下就坐。

[ 2015-09-16 11:23 ]

[胡良坡]

可以的。

[ 2015-09-16 11:23 ]

[主持人]

谢谢孙总,三位嘉宾给我们精彩的解答,其实我觉得可能也是给胡良坡上了一课,但是上课需要交学费的,我们这样吧,明年我们约定一下,明年你带着三观辣酱再来现场,回报我们嘉宾。我们刚才也在静静地观察胡良坡,作为一个现代新农人,他在对话我们农艺师和部长的时候是那么的自然和自信,你在他的身上能够看到精彩两个字。不过我也隐隐的有点担忧,我觉得他长的那么帅,那么会说话,会不会抢了主持人的活。其实这个地也不是说谁想种就能种的,也不是说农业现代化谁想干就能够干得了的,但是我相信在科技的支撑下,在现代农业前进的步伐之下,我们所有的农民就像今天报告会的主题一样,阡陌逐梦,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有知识,一定就能够追逐到自己的梦想。万亩两天用心播种,胡良坡一定可以的。

[ 2015-09-16 11:22 ]

[孙中华]

我补充一下叶部长的看法。首先我要讲的是,小胡作为一个80后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并且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带着周围的农民群众联合起来干,创办了合作社,然后是6家企业合作社、7家合作社又组成了一个联合社,他刚才也讲到,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组织的问题,产业的问题等等。他很艰难的走过了这一段路程,我听下来还是很受感动的,我对小胡这样一个年轻人回乡创业,并且发展人民合作社这种情形我由衷的敬佩。

我们现在农村发展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知识有能力会管理的年轻人,现在好多农村你去看一看,现在在务农的大多是上岁数的人,父母的人,因为你看,他们学到的知识,在外面学到的经验在村里创作合作社这是不简单,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所提倡的,尤其发展农民合作社,我们一家一户的生产规模很,他的产品要卖不出好价钱,然后又缺乏技术,产品质量也没有保证,只有把广大的农民联合起来,大家组成一个合作社,来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解决生产消除过程当中的困难,联合的力量就大过一家一户的力量,但是挑头人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能够有担当的年轻人来做合作社的领班人,所以我非常敬佩你,这也是我们各级政府所大力培育和扶持的。现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明确是要优先扶持像合作社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相信你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虽然仍然会遇到其他的一些困难,或者新的一些困难,我相信,你的道路是光明的。你这个合作社是能够壮大的,包括你现在办的联合社,会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我是由衷的敬佩你。

[ 2015-09-16 11:20 ]

[李雨楠]

请孙总说说这个合作社怎么发展合适?

[ 2015-09-16 11:19 ]

[叶兴庆]

这个问题应该孙总最有发言权的,这个确实是一个矛盾,但是这个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当前和长远,当前你老是用化肥用农药产量是上去了,今年高产,明年高产,大后年怎么办?第二个就是产量和效益,我认为就是让农民有积极性去采用绿色的生产技术,既使用绿色的生产模式,要给它足够的汇报,如果说收入低了当然没有动力,所以我们主张就是说要有好的产品的定价机制。这个产品是绿色的,按照绿色这个生产模式生产的,那它就应该卖一个好的价格这样的话它产量低了一点,但是它效益更高,这样才能更有效益。问题是消费者凭什么给你这么高的价格,这就需要有一个流程整个产销体系的再造。通过三方认证这些都是很有必要,但是我们觉得还不够,所以发展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联合社它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的培育,产销的对接。你这个合作社有一个好的品牌,而且你这个合作社能跟消费者或者加工企业能够很好的对接起来,你就能够好的产品就能卖一个好的价格,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定向的体制。孙总在农业部也是主管合作社,我想这个你们更优发言权。

[ 2015-09-16 11:18 ]

[李雨楠]

其实问胡良波的这个问题,也是我去采访时困扰着农民和地方政府的一个问题,这次采访我也问到了一些农民以及农业部门负责人“在咱们国家的粮食生产中,资源环境和公众效益能不能实现双丰收?”可结果让我有些失落,有人说未来可能实现,但也有人很坚决的告诉我不可能。因为咱们国家保障粮食安全还是首要任务,也没有休耕制度,农民指望着土地赚钱,疲惫的土壤只能不断消耗着余力,也有一个种粮大户告诉我有机肥很养土地,可他使用了一年有机肥的结果是当年的小麦亩产比施用化肥每亩少收了300斤,第二年他只能无奈的更换回了化肥。这样的例子在我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农民对土地很有感情,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老家是膏腴之地,可他们也要生活生存,面对这些矛盾,我也想请教一下各位嘉宾,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

[ 2015-09-16 11:17 ]

[胡良坡]

这两年从反乡国家组织这些人先从人组织,再走到组织化,然后再找产业,面对的困难就是多元化的分散,老年人的思想和现在将来就业创业的一种思想的对接,农村需要的一种转变是对农业农村的情怀。我之前跟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一位博士比较熟悉,他现在离开这里了,我给他打电话,我们多次谈过这些问题。因为之前别人说我们这个模式:“别这样做,你搞什么组织化,你自己去加工,直接做生产不得了嘛。”其实这里面就加含着组织、产业、品牌、团队、网络整体的一个组合,我们能拉动几家联合社的加入,他们也都在找出路。农民这种保守的思想要利用起来带进来,因为它是农业农村最基层最有实力的专家,在80后我们这一代我们要利用他们的实力和能力延续我们以后的生命力,可持续性是很难保持,但是我们要用我们的信誉和模式和我们的能力,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走。

[ 2015-09-16 11:16 ]

[李雨楠]

看来胡良坡现在在做正是咱们今天主题说的绿色农业,那我想想问问胡良坡在您操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 2015-09-16 11:15 ]

[胡良坡]

我们现在七家合作社成立的联合社,里面有自己的农产品的绿色论证,有这几个产业特色的产业调整有菊花,玫瑰、山药以及苹果、小麦、玉米,花生这些常规的,然后我们对接大部分的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大家也吃到了我带的辣酱,和传统的酱不一样。咱们吃的传统酱是发酵而生的,我们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油炸出来的,花生油和麻油调和出来的,口味是不一样的。像我们菊花去年做出来之后,就被别人一抢而光了,因为我们土地达到了相当高的有机,是以前的林地没有用过农药和化肥的,几十年的,标准很高,我们还有几个基地是这几年已经经过两年多的改良,我们做了这些。

[ 2015-09-16 11:15 ]

[李雨楠]

这次我作为中国乡村调查调研采访组的记者去采访时,看到了农村很多可喜的变化。很多农民已经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开始使上了先进高效的大型机械;有人开始组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庞大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农业劳动者变成了商品生产者;像胡良坡现在不光是老板了,而且对未来还有不少想法。

[ 2015-09-16 11:13 ]

[胡良坡]

大家好,我叫胡良坡,来自焦裕禄的故乡河南省兰考县考城镇,我是一个农业的参与者,也是一个组织者,现在村里经营几家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对接专家们的这些道路。

[ 2015-09-16 11:09 ]

[李雨楠]

大家好,我是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李雨楠。我旁边的这位是我的频率的老朋友,更是经常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帮忙构建我们与农民之间沟通桥梁的中国乡村之声农的民观察员胡良坡。

[ 2015-09-16 11:08 ]

[主持人]

谢谢蒋丹平司长,谢谢刚才三位嘉宾给我们带来了最权威的解读,最新的数据分析,同时也有最前沿的科技。我们常说仰望星空是为了更好的找寻方向,低头前行,低头耕耘,我相信在座的观察员朋友们,在你们真正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低头耕耘的过程当中,一定有很多的困惑以及感受想要借今天的机会和我们嘉宾共同来分方法享,接下来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面对面的环节,将有请我们在座的农民观察员的代表,以及我们真正参与到我们乡村调查过程中的中国乡村之声的记者来走到台上了,和我们三位专家共同分享他们在这一过程当中的一些感受和困惑。有请我们记者李雨楠,还有农民观察员,地地道道的农民胡良坡。这位美女加帅哥一看又增产又增收的组合。有请二位就坐。

[ 2015-09-16 11:06 ]

[蒋丹平]

综合以上向大家做的汇报,我想总结出几个关键的词,一个是我们农业科技发展从态势上面我们已经进入三跑并存和感超跨越的这么一个发展阶段,从科技发展的任务里面,我们已经推动从三产融合到推动发展六次产业,这么一个业态,这么一个新的进程,从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上面我们要通过打造农业的4.0同步。叶部长谈到还有五跨的协调,绿色生态的发展,把科技创新,加强三链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安排资金链,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深度的融合,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创新的环境方面,实施新创天地,支持包括农民在内的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从科技工作者,从科技管理的角度,积极地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中国农业的科技为农业的现代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

[ 2015-09-16 11:05 ]

[蒋丹平]

最后就是从农业科技部我们职责和任务里面如何去做。

一、首先在这个要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的基础上面,我们要统筹十三五规划,目前正好在十二五十三五过度时期,要把这个蓝图规划好。

二、就是要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研发的项目,科技部本身的科技资源,和管理的重点有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有高大上的也有接地气的。

从科技发展项目的安排部署里面,我们按照习总书记谈到的中国人民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饭碗主要装中国的两种指示精神,我们在布局方面,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进行系统的布局。再看相应的项目安排里面要重点体现对粮食丰产的技术,农业污染源治理,化肥农药减施海洋粮仓等科技创新,土地的整理,土地的这种健康,土地重金属污染的一些现状,需要科技给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农药化肥的过量适用,我们适用量占世界的60%以上,我们的利用率才是30%到40%,这个减施的空间很大,农业部提出一控量减三基本,从科技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支持和支撑。同时在这个陆地国土的基础上面,我们要不把海洋国土统筹实现陆海统筹,在国海粮仓,第二粮仓,科技工程的基础上面,我们也搞到海洋粮仓,现代海洋的养殖业,海洋牧场推动海洋渔业的发展。

三、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食品加工和储运,畜禽健康高效养殖,农业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智能装备,智能农业,美丽村镇,技术创新。这几个方面的科技项目安排和支持。在面向基层面向区域,县域科技项目里面,科技部在以前的计划里安排,通过(星火计划)通过科技部门呈现的计划,对推动县域的此色产业的发展应该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特色产业的形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重点项目安排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支持。第三就是要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这是习总书记提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理解,首先要给农业的科技人员要插上奋斗的翅膀,我们要为广大农民在内,农民工在内的这种乡土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打造一个很好的政策环境,工业领域现在推动重创空间,我们农业领域要打造乡村版的重创空间,为农业科技人员,为农民工朋友创新创业,提供一个政策环境和相应的科技支持,为农村先进技术的运用提供科技的服务。

四、要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专项项目的配制和安排。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支持农业走出去,更好的掌控资源,转移产能制订规则,服务外交,担当负责任大国,我们这么一个责任,从农业方面前面谈到,我们农业本身在现代化程度也不低,发展也不落后,我们有的地方也做的不错,所以农业走出去还是有现实的基础,也有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在我们科技服务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的服务和支持。

五、要打造农业科技的创新基地,发挥农业科技的一些在实验室工作中心农业园区基础上面发挥他们一些作用,聚集的效应,辐射的效应把它做好,最后就是要推动营造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环境。

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既要把握现代农业的前沿,发挥好科技的引领作用,又要阶地气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适用的技术,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我想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不少。

[ 2015-09-16 11:02 ]

[蒋丹平]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进积极加强美丽乡村的建设,既要绿水清产,才能有金山银山,我们要开展规划以及建设绿色建材,农村要小流域,小水域,休闲农业,创造农业,实现村镇的建设,这是我们在4.0发展的过程里面,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几个方面。

[ 2015-09-16 11:02 ]

[蒋丹平]

我们要更加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这里面就是除了现在强调三产融合为基础,我们现在提出一个概念,在一二三产融合的基础方面推动第六产业,这是一个新的概念还在探索和学术上还在争论的一个概念,借此机会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对今后这个相应的工作,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支持。

我们讲第一产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第二产业已经引入到这种加工业,包括粗加工包括深加工,第三产业包括现在的服务业、物流、信息、金融支持,第四产业包括刚才谈到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平台的新兴业态。第五产业包括文化创意,文化价值挖掘为基础的推动品牌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业态。第六产业就是前面一二三四五产业的融合。第六产业是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一个路径,和新的一个方向,需要我们在总结的基础上推动我们农业产业的一个新型的业态的发展,形成从种养殖开始,到最后产品化、商品化、财富化的一个发展的过程。形成微笑曲线,形成从研发支持,到微笑曲线,这是对4.0需要加强和重点推动的。

[ 2015-09-16 10:59 ]

[蒋丹平]

其次,农业进入从3.0迈向4.0的阶段里面,我们对农业4.0如何进行认识,它的内缘它的外含它的发展路径如何呢?通过工作,我们也有些思考,对这个也是粗浅的认识,还需要跟大家交流,需要我们共同来打造中国农业的4.0。

我们理解农业4.0的核心是创建这个信息化主导,生物技术引领,智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引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需要我们系统的整体的工业工程化的思想来指导,通过这个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如何发展这么一个新的思路来推动4.0的形成,更加注重在发展的重点方法需要更加注重粮食安全,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特别口粮安全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增大粮食作物的现代育种技术和丰产高效技术,针对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开展技术工关。在过程里面我们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围绕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的保障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实用农产品的转化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食用农产品的物流的消耗,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肥、水药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效率,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综合治理对旱作农业,农民防灾、减灾,农民在应对气侯变化的重点任务进行科学的布局。

[ 2015-09-16 10:57 ]

[蒋丹平]

在近百年来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农业1.0体现在农业机械化的革命,从农耕文明从手工到农业机械的运用,代替人力的生产工具,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业2.0主要体现农业化学革命促进了传统的育种、化肥、农药和滴灌技术的广泛地使用,也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单产的水平。

农业3.0体现在农业新技术的一些变革,促进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农业的融合,大幅度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我们前面走过的100年现在经历的,农业3.0向农业4.0过度这么一个时期。

这是农业发展的态势在三跑里面,我们经历的几个阶段,从我们随着农业科技也进入一个新的创新的活跃期,在引领着农业4.0的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刚才孙总他们在演讲过程中也谈到我们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一个从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到依靠农业工具农业机械,到依靠科技创新新驱动的新的阶段,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刚才两位专家演讲过程中都谈到了,我们也是科技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创新驱动的角度去解决的,包括农业产品的价格的铅华板,生产成本的地板,我们水资源的约束,耕地面积的约束,我们土地的过量使用农药带来的污染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不高的问题,在下一步,农业4.0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

农业科技,我们应该说在农业管理改革从80年代以来,向科学进军,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到制度创新,到创新驱动,农业科技管理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前行,我们现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也有一些成绩,但是业面临很多问题,可能广大农民朋友广大工作朋友也深刻体会到,我们还在管理方面,在科技布局主动适应生产变化方面我们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在技术上面,上游技术研究相对薄弱,中游的关键技术的落后,成果转化效率低下还广泛存在,科研组织统筹协调不够,我们科研项目大家可能知道,项目渠道也多,项目也多,散、小、重复,之间不衔接的情况还存在,虽然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建设,我们农业科技队伍领军人物和英雄团队比较少,不适应我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需要我们创建新型的现代的科技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以前农业依靠传统的,通过人口红利现在需要到改革红利去改变,现在是从传统的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去转变。

[ 2015-09-16 10:54 ]

[蒋丹平]

首先就是介绍一下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些态势,刚才叶部长孙总已经就农业发展的大的格局大的的一些形势做了一些介绍,我想科技所处的位置,我们所形成的一个格局简要的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农业的国际竞争实际上表现为中国国力的竞争,实际也是科技竞争有如一个体育比赛,我们把比赛场内分成我们哪些优势项目我们是领跑,哪些项目是跟国外并跑的,还有我们跟跑的,我们在农业发展的三跑形式里面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前面我们总体来看,我们农业科技,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前列,部分的领域处于一个领先的态势,刚才两个领导在讲话里面在演讲里面也都谈到了一些基本的数据,农业先进化水平从52.3恩%提高到61%,科技贡献率从2010年的52%提高到2014年的56%,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粮种覆盖率都有比较显著的提高。

农业发展就是刚刚强调三好里面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形势分析和研判。在领跑的方面,应该说我们国家在水稻的功能利用,生物器制备等技术方面应该处于领先的,我们杂交水稻,我们这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小麦这些都有比较大的一些突破特别是我们的水稻,我们从技术研究开始,我们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里面我们国家占的比重占了85%以上,体现出比较好的领跑优势;在一些水产的健康养殖,控制农产品加工,投入品环保型投入品我们是于并跑的;我们也有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农业先进装备,农业生物制高效转换,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方面,大家也体会到了。我们科技是有优势也有差距。

[ 2015-09-16 10:49 ]

[蒋丹平]

汇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介绍一下我们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以及在世界发展的进程里面,我们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个第二个方面是想跟大家交流一下4.0的认识和思考,最后是想跟大家交流如何推动和推进通过科技创新把农业4.0打造好。

[ 2015-09-16 10:49 ]

[蒋丹平]

我想就我们这个科技部,我们贯彻学习学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讲话和各项工作,改革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 2015-09-16 10:36 ]

[蒋丹平]

当前中国农业应该说到了转型升级提质升效的阶段,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广泛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大家关注农业特别德国工业提出4.0之后,对工业的4.0比较关注,那我们对农业4.0它是怎么一个态势,它的中国农业的4.0路在何方,对支撑农业现代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其中科技创新具有的使命和责任,我想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去努力。

[ 2015-09-16 10:47 ]

[蒋丹平]

刚才两位领导两位专家就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就农业发展的方式,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做了非常好的主旨报告,非常精彩,也给我很多的启发。

[ 2015-09-16 10:46 ]

[蒋丹平]

尊敬的农民朋友,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来自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我们的主要职责第一是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划,科技政策的制订,第二是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的管理和组织实施,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大家肯定知道农业科技的通过项目的支持对推进我们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2015-09-16 10:44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叶兴庆叶部长的主旨演讲。如果说要把农业现代化比喻成一辆车的话,我想改革创新应该是这辆车前进的不竭动力,如果说在为这辆车前进的过程中插上互联的翅膀,就能够让这辆车腾飞的更远,走得更快。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克强总理也提出互联网+农业的计划,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的融合。未来互联网+农业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让我们有请出科技部农村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蒋丹平给我们带来研究报告《打造农业4.0,科技创新的责任与使命》,掌声有请。

[ 2015-09-16 10:43 ]

[叶兴庆]

第五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以互联网+来提升农业的竞争力。我们知道现在互联网+适应我们所有产业,同样也适应我们农业,农业+互联网也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第二个增加或者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来再造我们农产品流通的业态,来为我们农业生产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撑,提供信息化的服务。

互联网+农业的文章刚刚开始,我们非常希望今天参加会议的观察员朋友能够率先的树立互联网的思维,能够率先的掌握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能够率先的在互联网+领域这个领域里面进行大胆的开拓,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希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使中国农业现代化今后的道路能够比较顺利的走下去,谢谢大家。

[ 2015-09-16 10:42 ]

[叶兴庆]

第四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来替代或者来弥补小规模浓度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以前我们80年代,在承包的时候,农民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所以小规模农业有效率的,农民还靠这点地,但现在随着农业就业的非农化,随着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小规模的农业,对农业增产增效没有以前那么关心了。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培养一批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这里面包括家庭农场、包括土地承包合作社来接近我们小规模农业的下降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 2015-09-16 10:41 ]

[叶兴庆]

第三个方面我们是希望通过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的提高,来对冲我们投入品减量所导致的影响。刚才孙总讲,我们一控两减三基本,就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农业全靠肥当家,没有肥料我们不能产,特别是中国农业是一种集约农业。集约农业容易产生病虫害是需要使用农药,但同时我们又要加强农业的生态保护,提高农产品品质,希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比如说通过新的肥料技术能够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目前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大概只有35%左右,我们希望能够逐年的能提高百分点,这样量会少,但是肥效本身还在继续增加。农药也是一样,我们也是通过专业化的机械化的同放同治来替代农民传统的自己拿着喷壶器在那灭虫,通过这样的服务来提高防止病虫害的效果。

[ 2015-09-16 10:40 ]

[叶兴庆]

第二个动力就是说通过高标准农产品建设来替代,或者说来弥补因生态环境治理而退出的这部分产能。我们要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制度,这些方面多多少少都会对我们现在的农业产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那么怎么办?我们希望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来增加新的产能,增加健康的可持续的产能,来替代这些不健康产能的退出。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规划,到2020年要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完以后,粮食产能能提高,每亩能提高100公斤,这就是我们高标准建设的标准。8亿亩那就是要增加800亿公斤的粮食产能,而按照我们现在治理农业环境问题,所影响的产能,大概我们影响到400亿公斤,这样的话如果能完成的话,基本上能弥补,而且还有新增加。刚才乡村之声调查报告里面也提出非常关键的问题,农民朋友非常担心的一个,高标准建立以后,怎么管好,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所以我们希望这高标准能把它建起来,其能够让它管好,而且长期管好,特别水利基础设施让它能够发挥。

[ 2015-09-16 10:39 ]

[叶兴庆]

一个就是要以结构调整新增的内生动力来接替政策的压力。我们讲过去更多的是靠价格手段来调动农民积极性,我们非常希望今后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业自身的效力,来调动农民积极发展农业发展积极性。比如说高效农业能够发展三四产业融合,能够发展农业结合,这样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自身的效率来使农民有发展的动力。

[ 2015-09-16 10:38 ]

[叶兴庆]

那么怎么办,我们认为要把农业现代化的这篇文章做好,要把农业现代化的下半程继续向前推进,需要农业的发展赋予新的动力。怎么样为农业的发展培养新的动力?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点点题。

[ 2015-09-16 10:37 ]

[叶兴庆]

刚才主持人讲到我们互联网程度,信息化程度。一个短信就能完成很多,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那么说农业现代化既然成就那么的好,那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农业现代化也处在关键的节点,农业现代化有它的短板,我们农业现代化本身也有明显的短板,这个短板我认为目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就是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个短板。刚才我们也讲到我们是29.5%的农业劳动力,创造了税费的9.2%的财富,也就是三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国内宗旨,才相当于平均一个劳动力创造的这个财富。这个比例,对我们全乡亿收入的比差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我们城乡收入大概是三比一,经营规模不小,这是我们头疼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短板是我们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很高了,粮食已经到了1200亿斤,生产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么高的生产能力它背后付出了自然环境代价。有很多产能是不健康的,是自然环境的痛之为代价的,那么这种产能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个短板就是我们农业的饱和制度体系,面对很多问题,在有些方面也难以为继。农业有这么好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实行了一套强农富农农业政策体系,这里面包括我们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还包括我们的四补贴,这些政策对我们农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问题是今后加强它的力度很难,因为我们现在的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是高于进口价格,我们现在农产品进口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农产品的成本还要上升,这样的话,就是说在成本的抬升和进口价格作用下,我们用价格这个手段来调动农民工积极性,这个空间越来越小,这是农业发展自身的三个短板。

[ 2015-09-16 10:33 ]

[叶兴庆]

我们推断出来这些,又是根据什么指标体系呢?

有这么几个指标,一个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国内生产组织里面农业组占的比重,去年是9.2%;第二个指标就是我们国家的从业人员里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29.5%;第三个指标就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力是56%,就是机械化,去年我们主要的农作物真正收入水平达到了61%;最后一个指标,就是我们农业的经济消耗力度。这是一个全新化的概念,就是农业,现代的农业,对传统相比它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现代的农业它是种商品,你要买商品进来投入品,商品买进来,农民的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这是农业的基本特征,这样算下来中间消耗力,就是农业的物质投入占40%多一点,这个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判断,我们现在农业现代化不是很落后,而是说以前的传统农业与现在的农业根本没法比。

[ 2015-09-16 10:31 ]

[叶兴庆]

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举办的这个活动,因为今天这个报告会的主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所以我想围绕这个主题谈一些个人看法。提到农业现代化,我想首先大家就非常关心,我们国家农业现代化到底怎么样,就是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间,农业现代化在一个什么状态?根据我们最近的研究,我们构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体系,我们认为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落后,而是处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阶段的中后期,那么这个阶段是怎么来的?

[ 2015-09-16 10:30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孙中华总农艺师的演讲,刚刚在孙总农艺师的演讲过程当中提到了困难,也提到了成绩,当然更重要的提到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一些方法和办法。我看到在台下最前排做的农民观察员,都打开了本子在记录,甚至有些观察员来不及逐字逐句的记录,所以就拿出手机全程录像,生怕错过某个细节。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继续我们主旨演讲的环节,我们要有请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叶兴庆,他的演讲题目是《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有请。

[ 2015-09-16 10:27 ]

[孙中华]

五是强科技。推进农业发展方向改变,根本要靠创新驱动,使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和科技服务云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大力发展现代主业,推进主业全国权益比例改革试点,做大做强一体化整个实验,加快农业经营者发展,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和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水平,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和在农业领域和应用水平,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的覆盖面,打造高素质现代生产经营者的队伍,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2015-09-16 10:26 ]

[孙中华]

四是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其中之一。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用高强度的力度,向节约高效能转变,使透支的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重点是抓住实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契机,力争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个就是控制用水总量;两减就是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三基本,就是要打好面源污染的攻坚战,实施实现秸秆、粪便基本资源化的利用。

[ 2015-09-16 10:25 ]

[孙中华]

三是保安全现代农业。首先是质量安全的农业绿色农业,要让消费者不仅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放心,这是转变的重要目标。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做到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重点推进四化和两制。所谓四化,推进劳动化生产,强化土地监管,推进绿色化生产,落实生产者的责任,推进规范化生产,建立追诉体系,推进品牌化生产。所谓两治,就是加强执法监管,严打非法添加、制假种假,这些专项整治,创新监管的模式,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创建活动,推进社会共治。

[ 2015-09-16 10:23 ]

[孙中华]

二是扩规模,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核心和主线。我国富裕耕地规模不到十亩地,经营规模偏少,劳动生产力偏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率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经营供货少的限制。

向规模效率要竞争力,重点做好三件事:①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农户依法存储,互换入股,转包等方式扭转清包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②要加快推进多元化的新农业经营主体,实际引导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各类主体的规范化水平和发展活力;③要健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型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体系。

[ 2015-09-16 10:22 ]

[孙中华]

一是调结构,这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作用力,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所在,要面向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促进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来转变,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加快形成具有先进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资助产业和特色品牌,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在保护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粮豆间作、粮草间作。因地制宜的发展适用玉米和有机牧场,实际发展草植畜牧业和现代渔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加工业的多种功能,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

[ 2015-09-16 10:08 ]

[孙中华]

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其中产出高效,就是实现农产品产量增长品质提升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产品安全,就是要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可以追诉,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资源节约就是实现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就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今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着重在调结构,扩规模保安全可持续,从科技等五个方面下工夫。

[ 2015-09-16 10:07 ]

[主持人]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农民观察员朋友们以及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和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的主题就是:“阡陌逐梦——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录”。

刚才李丹丹跟三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一些看法,大家可能听得意犹未尽。下面进入精彩的主旨演讲环节,我们首先有请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他的演讲题目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掌声有请。

[ 2015-09-16 10:01 ]

[主持人]

好的,谢谢蒋司长,我们今天台子很小,所有的领导参与国家政策制定者,还有我们的农民中间没有任何的距离,也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中国现代化更向前走一步,谢谢各位。

[ 2015-09-16 10:00 ]

[蒋丹平]

各位朋友大家好,刚才孙总和叶部长谈到,农业的科技在推动农业的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的11年增,马上要12年增,科技在围绕农业发展的要素,在土、肥、水、种,特别是两种培育,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育种的几次跨越,为我们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在发展过程中,水、肥、一些要素,我们以前是过量,包括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我们增产也付出了生态环境的代价。刚才谈到我们发展要绿色,绿色化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进行替代,新的种植模式,新的粮种粮法的配套,新的种植模式的更新,在这里面科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科技工作者,这里面也富有责任和使命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我们要推动发展的不仅是增产,而且是增效,同时还有有效益,兼顾绿色发展,推动农业一产、二产融合的发展,以第一产业为引领来推动我们种植业、加工业,特别是高端附加值高的这种加工业的发展,在推动品牌化的经营,让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增产增收增效,体现绿色发展。

[ 2015-09-16 09:59 ]

[主持人]

我听明白了,叶兴庆刚才说我们农业现代化需要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那其实说到科学技术,我也想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前说过,四个现代化当中,农业现代化是比较薄弱的,一定要给农业插上绿色的翅膀,那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地插上了富有科技含量的绿色的翅膀,中国的农业一定会非得高。但是这样绿色翅膀是一个什么样的翅膀?它会给我们的农业带来多大变化呢?关于科学技术的问题,我们还是有请蒋司长给我们来解答一下。

[ 2015-09-16 09:59 ]

[叶兴庆]

各位听众大家上午好,主持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粮食,刚才孙总讲,夏粮增产、秋天增产,全年增产,当然这是很大的成就,但是为这个成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实现这么高的产量,我们在自然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农业发展,能够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最近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提上来,非常希望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间能够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还有绿色化,五化协调,加了绿色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所以我们希望今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间,我们的生产模式、我们的技术手段,能更加绿色。之所以要更加绿色,这样是为了要提高我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为了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 2015-09-16 09:57 ]

[主持人]

谢谢孙中华老师。其实第一个问题得到了您确切的答复之后,咱们就可以踏踏实实的聊天了,增产没问题了。其实我们台下的农民观察员马武广昨天也给我发微信说,今天参加完你们的节目,明天就得收玉米了,可以看得到,他们这么忙碌,就是那种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那其实在很多的产量大县,还有农户们,他们现在追求的不仅仅是增产了,他们现在要追求的是绿色增产,仅仅多出这两个字又有什么含义呢?叶兴庆部长,特别想问一下,多出来绿色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它和增产矛盾吗?

[ 2015-09-16 09:57 ]

[孙中华]

全国秋粮的产量会在夏粮增产的基础上略有增产,这是我们农业部汇通有关部门,共同互相的一个初步结果。夏粮全国总产量达到了28211亿斤,比去年增产了89亿斤,我们夏粮实际收入是很不错的,而秋粮,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秋收。这得益于中央扶持农业发展政策力度的加大,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还是得益于我们广大人民朋友他们的辛勤劳作,辛勤付出。在这里我要代表农业部对辛勤劳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广大农民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 2015-09-16 09:56 ]

[主持人]

太好了,我们农民观察员首先鼓起了掌。

[ 2015-09-16 09:56 ]

[孙中华]

非常高兴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金秋报告会,你刚才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全国秋收的情况怎么样。我在这里跟大家报告,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又是一个丰收年。

[ 2015-09-16 09:54 ]

[主持人]

朋友们,刚才我们和大家分享了中国乡村之声记者用两个月时间对基层农业现代化探索做的调查和采访的成果。我们这组报道采访的时候正值今年全国“三夏”时节,我们也在三夏现场见证了现代化的不一样的麦收,比如说借助农业物联网,一万亩小麦能一天就能够实现颗粒归仓。再比如,农户和农机手通过手机微信平台下订单,轻轻一点,就能调动千军万马的农机收割队。可以想象得到农民的心情此时是怎样的一番欢畅。

现下又到了另一个农忙时节——“抢秋”、农谚说“抢秋抢秋,不抢就丢”。这里想问问我们现场的嘉宾,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老师,据您的往年的经验和今年的了解,目前为止,咱们国家抢收抢得怎么样了,情况还令人满意吗?

[ 2015-09-16 09:53 ]

[主持人]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农民观察员朋友们以及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和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现场。今天报告会的主题就是:“阡陌逐梦——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录”。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出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重大主题。在农业生产一线,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在进行哪些攻坚和探索?今年麦收时节,中国乡村之声派出多路记者先后深入到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地的50多个县乡镇,以调查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走进一个个国家绿色粮食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知名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采访了大量的基层农民以及农业的农业干部、农技服务人员。最终我们也把调查和采访的成果制作成一个短篇和大家分享,请看大屏幕。

[ 2015-09-16 09:48 ]

[主持人]

今天,我还要特别隆重地为各位来宾、各位同学介绍一下坐在这里的一群特别客人,他们就是我们中国乡村之声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农民观察员代表。从去年开始,中国乡村之声为打造“农民的话语平台”,在节目中增加农民的声音,面向基层农村招募农民观察员。我们想让他们在节目当中,说农民话,为农民说话。欢迎大家!谢谢你们来到现场!谢谢各位。同时我们还要感谢来自首都部分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对这次报告会的大力支持!谢谢你们! 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这次报告会也十分重视,除了今天央广网会全程图文直播报告会外,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乡村之声都会对这次报告会进行充分报道,报告会的录音剪辑将会在中国乡村之声播出。另外,登陆中国乡村之声微博、微信帐号跟贴留言或提问,网友们也可以直接参与到今天的报告会当中来。您的问题我们也会在今天的互动环节中,请到场的嘉宾们予以解答。

下面,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和同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姜海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刘智力

中央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央广网等其他中心的领导感谢光临。

另外,中国乡村之声的部分编辑记者和主持人也来到报告会现场,跟同学们挥挥手吧。好,谢谢大家。

[ 2015-09-16 09:40 ]

[主持人]

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来到现场的中国乡村之声农民观察员朋友、清华大学的同学们,还有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的现场,我是中国乡村之声主持人李丹丹。

我是中国乡村之声主持人天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而农业现代化更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今天我们的报告会就将聚焦“农业现代化”。今天我们特别想和各位嘉宾共同来触摸农业现代化的脉动,梳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同时我们也要进行总结教训还有思考。接下来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报告会的三位演讲嘉宾: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

欢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叶兴庆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蒋丹平

[ 2015-09-16 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