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乡村专题 > 记忆乡愁 > 征文作品

记忆乡愁

2014-09-17 10:01: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1、乡愁
    ——序诗

    时光断裂成碎片,故乡
    残留在深深浅浅的雨巷
    乡愁,如秋天飘落的红叶

    回乡的路,是人类留给大自然的伤口
    而我,不过是那伤口上的一抹盐巴

    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岁月
    将它一刀一刀地刻在我的脸上

    故乡悠远宁静的吊脚楼
    还有,母亲的白发,都随炊烟
    飘入我的瞳孔,尘封在心田

    2、龙河畔 土家山寨的夜晚

    土家山寨的夜晚,忘掉了一切
    扯下伪装的面具,用激情点燃熊熊篝火,
    光胳膊的汉子和光腿的妹子,围着篝火狂舞

    黑夜,湮没了大地
    老气横秋的猎狗,守护着
    土家山寨,和老屋墙上的猎枪

    除了火塘上挂着的猎物,所有的收获
    都藏在女人暴涨的胸脯,等待
    黄昏归来的猎人,掉进欲望的陷阱

    森林的树梢,闪烁着无数暧昧的眼睛
    小溪边和田间的草垛,正演绎着一幕幕
    疯狂的喜剧,不断传出皋叫的声音

    土家山寨的夜晚,掩藏着所有神秘的故事
    很多很多,老牛,婴儿,春天的种子
    以及,秋天的果实

    3、老屋 小鸟清河客栈
    台阶上,苍苔依然清醒着
    吊脚楼的回廊,还是那样硬朗
    古旧的色彩零落而斑驳
    “客官,楼上请!”仿佛就在耳边
    若隐若现的昔日繁华
    在石柱这座古老的小城
    已经沉寂为一个记忆的城堡
    雕花窗,用洞穿一切的目光
    耐心地迎送每一片散碎的时间

    历史和现实,只不过是一束缓慢移动的光亮
    来来往往的匆匆过客,是不经意的一抹风情
    唯有你那包容一切的客房,是地面青砖上
    那些坑坑洼洼脚印永恒的知音

    庭院前,龙河那一汪碧水,半窗红日
    和对面旗山那烟雨空朦的迷离
    朝云晚霞,孤舟笠翁
    才是你惯看的红尘,谁也掠夺不走的风月
    也是伴你聆听禅音,翻晒时空的黄卷
    助你容颜渐老而风骨不朽的精髓
    时光如水,静谧流淌
    带走了精彩,也带走了沧桑
    只有老屋,参破凡尘,兀立苍穹

    4、吊脚楼 龙河的小家碧玉

    历经多少飘渺季风的吹拂
    看过多少日出日落
    小青瓦,木花窗的吊脚楼 
    依然伫立在龙河两岸
    展示着生命的本真
    不带一丝喧嚣与浮华
    没有一切俗世的烦恼

    吊脚楼就像一个小家碧玉,幽居独处
    不卑不亢,不招摇
    诠释着一种世外桃园的气质
    耐心传承土家人繁衍生息的独特文化记忆
    西兰卡谱,依旧光鲜地记录着土家人的故事
    摆手舞,仍然在火爆地跳动着土家人的欢乐

    泛舟静静流淌的龙河
    欣赏两岸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心里,自然会生出莫名的感动
    时间赋予了她丰富的内涵
    岁月沥淀了她的久远和沧桑

    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
    也不会因人生艰辛旅途留下的伤口
    吞噬了心中的快乐

    5、哭嫁

    拂晓的残月,像一面破碎的镜子
    搁在吊脚楼后的山岗
    唢呐呜呜的呻吟,阴森恐怖
    哐当哐当的锣声,敲碎了阿姐的心

    阿姐悲怆的哭声,碎落在母亲面前
    不断地倾诉绵绵的养育之恩
    母亲直想掏出早已荒废的乳房
    再喂养女儿一次

    寒冷的风,把阿姐的嫁衣
    蒙上一层薄薄的悲伤
    而她带着我们曾经疯过的地方
    河边、坡上,兀自凭添了几分荒凉

    山寨的院坝,没有了阿姐的花衣
    龙河的草尖上,树梢的鸟巢下
    不再挂着阿姐的笑脸
    一切,都随落花去了远方

    6、老城古井

    石柱老城,原有十八口古井
    如今,它们都被往事填平
    光阴干涸了井水
    倒影回到最初的原点

    那枚摇曳在井里的月亮
    以及,晃悠在竹马上的青梅
    早已不见踪影

    我,只好把古井装进记忆的行囊
    远走他乡。在每个月圆的晚上
    投一粒思念到古井
    静听故乡传来的回音

    7、小桥流水玉带河

    几座古朴的小石拱桥
    静卧在玉带河上,
    倒影,刻印在碧绿的水面
    长出岁月敏锐的眼睛

    桥头的黄果树,荫蔽着
    欣赏小河景致的人
    河边的吊脚楼上,有一双眼睛
    正在观赏小桥上的画面

    小桥摄录下时间的影子
    河水,流淌着千年古城的变迁
    历史是一位青春永著的老人
    看惯了花开花落的风景

    8、炎夏到黄水去听蝉

    龙河是长江的支流,源头在黄水
    季节的雨水,总是把她擦拭得异常萱妍
    从清晨到黄昏,绿色的海洋潮起潮落
    温柔如少女的肌肤,自信而羞涩
    一波接一波,从不爽约

    在这里,你才能真真感受
    经过新鲜空气沐浴后的清爽
    洗去你人生旅途上,曾经的寂寞和忧郁
    实现一场脱胎换骨的兑变
    从而,你会更加珍爱阳光和生命

    炎夏,一定要到黄水去听蝉
    地球脏了,但黄水高原上的太阳湖和月亮湖纯洁
    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不变的是这里的景色
    山花绽放,鸟儿唱和,蝉鸣不绝
    蓝天上,白云朵朵,依依不舍

    大江大河正在迷茫中泛滥
    而源头在黄水的龙河,仍然独自清澈
    前世玉树临风的倒影还在湖水中摇曳
    世外桃源的湖光山色,正用孩子的眼神
    天真地打量这缤纷的个世界

    9、怀揣乡音闯天下

    怀揣龙河的乡音闯天下
    我生怕乡音被锈蚀
    时常小小心翼翼地擦拭它
    绝不会让它蒙上一粒灰尘

    我把乡音挂在脖子上
    从不让他感到孤独和冷落
    它饿了,就让它在我的胸口
    咬一块肉,补充能量

    乡音,是山寨妹子的小手
    总是把我思乡的情愫生生楸出来
    张贴在拐弯的路标上
    让我永远走不出龙河流淌的水声

    乡音,是一曲土家啰儿调
    每一个音符都掐痛我最敏感的神经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
    及时为我送来一抹故乡的阳光

    在我记忆的甲骨文里,岁月把我打磨成一只风筝
    乡音,就是攥在母亲手里的那根线
    不管风把我吹响何方
    我都留在龙河岸上,母亲慈祥的眼里

(正文字数:1919,行数:205)
(茅舍 重庆)



    后 记
    这首让我十分纠结的长诗,用了近两个月的心血。我从“记忆乡愁”出发,走进故乡历史深处,让自己变成一只章鱼,伸出所有灵魂的触须,去感悟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梦,在充满神奇的石柱故里寻找归宿;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近乎与世隔绝地自言自语,与过往的人物、与逝去的先人对话,与悠久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对话……
    石柱土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据可考的历史文献记载,石柱地域特色文化,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巴盐销楚而形成的巴盐古道文化,及巴盐古道的起点、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文化、秦良玉及土司文化、黄连文化、龙河岩棺文化、啰儿调及《太阳出来喜洋洋》文化等。从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明洪武二年(1381年)设石柱宣抚司、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石柱县、1984年改为土家族自治县至今,石柱经历了1500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土家民族、民俗、民间文化。
    古老而年轻的石柱,陈年的街坊古巷,损毁殆尽,逐渐消逝;今日悉知老古老石柱掌故的高龄老人,已廖若星辰。人是物非,昨日的古老城廊,已然成为记忆的碎片。我寻着一些若隐若现的历史足迹,捡拾起数页苍老的文字,希望读者阅后能够对石柱留下一二美好的印像,激发起爱国爱家乡的赤子之心,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茅舍:本名童中安(1963.9——).重庆石柱人。重庆市作协会员。中学时代在《中学生》杂志发表第一篇习作《粉笔赞》以来,先后在《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诗潮》、《四川日报》、《文学月刊》、《中国文学》(香港.来子主编)、《海外诗刊》(加拿大)等国内外刊物发表作品1000余篇(首)。组诗《故乡的云》获绵阳市第十二届(2013)迎春诗会杏花奖;诗歌《乡愁》获2013年“大运河杯?相约中秋”全国诗歌大赛佳作奖; 诗歌《炎夏到黄水去听蝉》获“陆家嘴金融城杯”上海诗歌大赛入围奖;因诗歌创作成就获第二届?2012年度大别山十佳诗人入围奖;因诗歌创作成就获第三届?2013年度大别山十佳诗人入围奖;中国青年诗歌学会2013年民间百佳优秀诗人;诗歌入选《2013重庆新诗年鉴》、《峡江潮2013诗文年鉴》,以及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大风十年诗选》。诗歌收入中国文联出社出版的《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3年选》、《当代精英诗人300家》、《当代诗卷》2012年卷、《中国当代千人诗歌》、2012年新乡土诗《短诗精选100家》、《行走的阳光——新诗五人行》;《2012中国新锐诗歌精选》、《2011年度中国诗歌读本》(文化艺术出版社)和《部落格?心灵牧场》(线装书局);有诗歌集《听见花开》(合著.团结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武陵情思》(中国国际文艺出版)和《石柱土家风情暨历史文化》(中国国际文艺出版)

编辑:洪越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