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乡土乡情

安徽铜陵白姜

2014-04-17 14:35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中国乡村之声《乡土乡情》报道, 铜陵白姜是铜陵历史上最早,也是唯一的“贡品”,先后在北宋、明嘉靖、清乾隆时期成为朝廷贡品。北宋药物学家宋颂所著《图经本草》中记载:“姜,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为良”,那时的池州就包括今天的铜陵地区。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铜陵生姜已成为热门土产,邑产姜、蒜、麻、丹皮之类,近亦间有贩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清乾隆《铜陵县志》载:“今邑大通四乡多艺之集镇出售,每岁不下数十万石,俗称大通姜”。

  明清是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期,特别是冠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后,更是“香火之旺,甲于天下”。铜陵的大通古镇水陆通衢,是下江香客和东南亚佛教信徒朝拜九华的主要通道。清顺治年间,九华山佛教组织僧尼来大通建成“大士阁”,就成为九华山的“头天门”。每年正月和九、十月间,日经大通的香客达一千多人。大通冰姜、茶干等是必购的素食斋品,也是馈赠亲朋的特色礼品,给铜陵白姜销售带来契机,刺激了白姜生产的发展。当时,大通市场大小姜行有6家,每年销往外地的嫩姜有三、四万担,丰年达十万多担,老姜也有四、五千担。

  在铜陵,凡是爱吃生姜的人都知道“大院生姜”,而“大院生姜”的产地就在大通古镇最北端的大院村。大院生姜是铜陵白姜中品质最好的,形如佛手,厚如肉掌,加工后的糖冰姜晶莹透明、玉骨冰肌、芳香四溢、脆嫩爽口,是馈赠佳品。如今的大院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生姜,生姜种植面积达300多亩,此外,村中所有的生姜都由大院原产姜业公司统一收购,以原料的纯正保证生姜口感的独特。大院原产姜业公司负责人周兰元:“大院那么多生姜我一般搞光就搞光,别的生姜我是不可能收的,收的就是大院姜,另外我们家的姜不是用化学肥料种的,土壤肯定是好的,化学肥料种的姜不是很嫩,吃的口感软软绵绵的,我们家姜就是脆脆的,有点辣味。”

  《生姜高产栽培》中记载:“安徽省的地方品种颇多,如宣城姜、休宁雁里姜、潜山猴姜、舒城姜、临泉虎头姜等,但以铜陵白姜最为闻名,是安徽省著名特产”。传说清乾隆帝下江南时,食铜陵糖冰姜后,称赞“白如雪、亮如冰、甘辣醇和,有冰玉之美”,食后有“隔夜留香”之感。

  铜陵白姜叶青翠、茎红紫、质鹅黄、形为佛手、厚为肉掌。栽培技艺独特,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栽培与种植有诀窍。

  铜陵地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比其他种植地区要高,再加上铜陵优良的“小气候”所形成的独特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品质出众、风味独特的铜陵白姜。另外,铜陵白姜的独特栽培方法,比如遮荫栽培,深沟高畦培土栽培,农家有机肥料栽培和传统姜阁贮姜及催芽法等,也让铜陵白姜显得更加与众不同。姜农杨自保:“我们在栽培的时候要大棚遮阴,而且要起垅,而且培土比较深,所以它姜枝比较长,而且比较嫩。”

  铜陵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潜心研究,敢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技艺:一是姜阁保种催芽;二是深翻高垅栽培;三是空中搭棚遮荫。特别是铜陵姜阁保种催芽技艺,在全国生姜产区独一无二。姜阁集保种催芽于一室,人工加温,保种安全,催芽效果好。元代农学家王祯在《百谷谱》中写道:“今南方地暖不用窖。至小雪前,以不经霜为上。拔出日,就土晒过,用篰盛贮,架起,下用火熏,三日夜,令湿气除尽,却掩篰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熏令常暖,勿冷冻损,至春,择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种之。”这段文字记述,正是铜陵姜阁保种催芽过程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铜陵姜农一直传承姜阁保种催芽技艺。

  每年“谷雨”前三、五天,姜种出阁,准备下地播种。古时,姜阁开门那天,都要举行开门仪式,男女青年唱“开门歌”,祈求生姜丰收,歌中这样唱道:“清明时节天门开,王母娘娘送姜来,五味调和姜为首,一日三餐离不开;阳春三月地门开,药王菩萨送姜来,生姜本是药王种,能治百病消百灾;黄道吉日阁门开,土地老爷送姜来,今年风调又雨顺,家家元宝滚进来”。

  接下来就要深翻高垅栽培了,不同于一般姜区平畦栽培方法,姜田在冬至前用特制的姜锄深翻40-50厘米,播种前做成30-35厘米的高垅,垅壁踩实,姜农称之为“踩姜垅”,技术要求很高。姜垅提前做好等待姜种适时入土。农谚说:“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姜正当时”,“过了‘谷雨’关,只长芦地上茎不长姜”。

  此外,空中搭棚遮荫是铜陵白姜软化栽培方法。农谚说:“生姜晒了箭,等于要了命”,“端午盖顶,重阳见天”,“苗期三分太阳七分荫,后期七分太阳三分荫”,这些都是姜农总结出来的经验。铜陵姜棚要求规范,选用的材料是野生的芭茅草,头年冬季砍下,来年使用。

  铜陵白姜独特的栽培技艺世代相传,沿袭至今,是以非物质文化形态积累发展起来的宝贵财富,既然栽培技术这么特别,种出来的姜自然也与众不同,那么,如何鉴别真正的铜陵白姜呢?姜农杨自保告诉我们一个诀窍:“比喻说我们铜陵白姜是佛手状的,像大佛的手一个指一个指的,所以说指尖比较长,外地姜呈圆球形的,它的姜枝比较短、粗。这是我们铜陵白姜和外地姜最大的区别。”

  l 2000多年的生姜栽培历史,使铜陵白姜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铜陵人也深知,要唱响白姜品牌,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关键还是要提高白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高它的附加值。当前,提高科技含量已成为白姜企业的共识,不少铜陵白姜生产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基地。铜陵白姜产业发展情况。

  在铜陵白姜企业的努力下,2010年,铜陵白姜产品成功进入网上世博会安徽馆,在上海各超市与世博会便利店里,都能看到铜陵白姜的影子。现在,铜陵白姜还被用在航空软包装食品里,当做开胃姜供飞机上的乘客食用。

  每年,铜陵市都要举行白姜开市庆典和“姜王”颁奖仪式,铜陵各地姜农带着自己种植的优质白姜,来到铜陵县天门镇的中华白姜文化园,参加开市庆典。在活动现场,一袋袋鲜嫩的白姜整齐地排列成行,一幅幅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铜陵白姜加工企业及其产品,吸引了各地宾客驻足观看、询问价格。铜陵市白姜种植户池根财:“现在我卖了7、8000斤了,还有2、3000斤,今天又在销售啊,销售很好。”

  铜陵市白姜种植户佘月霞:“通过这个展销会可以把它推出市场,扩大了市场以后种姜可以大面积的种就更不怕销售的问题了,销路就更好了。”

  此外,铜陵市每年都要举行铜陵白姜“姜王”评选及现场拍卖活动,“姜王”最高能卖到2万元。铜陵市生姜协会副会长何俊林:“开市的目的主要就是使我们铜陵老百姓以及周边老百姓能够真正吃上放心的姜,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把铜陵白姜的品质做好,使我们铜陵白姜真正体现它的优良的品质,使我们地理标志真正能够体现我们地方特色。”

  今年,占地110亩、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760万元、辐射皖中南的生姜交易大市场建成使用。铜陵市农科所副所长姚继贵:“未来5年,铜陵将大力培育生姜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力争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10家,让铜陵白姜成为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最终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白姜专业化基地建设将突破2万亩以上,产值突破30亿元,通过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地建设白姜产业园,逐步形成相关产业和品牌集群。”

  自古以来,种姜就有“效速而利益倍”之说,在铜陵,种一亩姜田的收入相当于种十亩水稻的收入。近年来白姜产值占铜陵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专业村、专业户的白姜收入,占全年人均收入的80%,铜陵白姜已成为农民的“致富姜”、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姜”。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孟超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关闭x